以点带面、系统推进,强化业务骨干规范化轮训,打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专业管理团队
(潍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1.明确了校外教学点教学管理、学籍管理以及档案材料管理的质量标准,绘制了业务流程。
2.编制了轮岗教师业务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明确了轮岗学习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背景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紧缺人才,为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校外教学点是高等学校为满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需要,而设立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是高校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依托和服务延伸,其教学和管理状况、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我国在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校外教学点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缺乏相关政策指导。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重规模、轻教学”的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校外教学点管理队伍建设严重滞后,致使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广泛质疑。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推动高校继续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提升质量,成为高校继续教育未来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继续教育办学实践中,潍坊医学院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典型经验与成功做法,特别是在校外教学点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和学生档案材料管理工作,不断加快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建设步伐,潍坊医学院针对目前各校外教学点存在的教学、学籍管理不够严格、学生档案材料管理不够规范等突出问题,以及校外教学点相关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素质不过关的现状,自2021年起对各校外教学点业务骨干进行轮训,并将此作为校外教学点设置的一项必要条件且作为一项制度长期落实。
(一)构建教学、学籍管理和档案材料管理的质量指标体系,明确质量标准。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学籍管理和学生档案材料管理,将其中的管理、支持服务等诸多方面纳入指标体系中。指标体系主要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和质量标准。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和学生档案管理,二级指标是将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例如学籍管理里边的新生学籍、在校生学籍等,主要观测点需要选取二级指标的内容中对办学质量有关键影响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界定和说明。质量标准是在遵循继续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办学实践明确提出各项工作应当达到的标准要求,为工作质量提供了明确的尺度参照,让各项工作有标准。潍坊医学院针对校外教学点的教学、学籍管理和档案材料管理的质量指标体系共涵盖了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0余项观测点以及10余项具体的质量标准。
表1:校外教学点学籍管理、档案材料管理指标体系
(二)构建规范体系,明细工作要求
校外教学点业务骨干轮训制度规范体系,主要涵盖了轮岗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规范等。岗位职责主要界定了轮岗教师在潍坊医学院所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其他需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规范主要指轮岗教师需完成的具体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各项业务开展的基本流程、基本规范等。
(三)建立规章制度体系,确立行为准则
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和规范轮岗教师行为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须遵守的各类规章、条例、规则、办法等,它保障了工作开展的良好秩序,是该项制度能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
三、特色
校外教学点业务骨干轮训制度,立足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实际,分类别研制了学籍管理与档案材料管理的质量标准,绘制了业务流程,编制了轮岗教师业务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明确了轮岗学习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自2021年4月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以来,函授站业务骨干培训班已经成功举办了8期,培训业务骨干27人,涉及函授站12家。通过培训,函授站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对各函授站业务骨干开展轮训也是潍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作为一项制度长期落实。
四、思考
办学质量是继续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校外教学点作为高校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依托和服务延伸,其管理状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校外教学点管理人员是协助高校做好教学、学籍管理及档案材料管理的重要人群,其业务水平容易被忽视。现如今,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校外教学点业务管理人员的定位、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扮演的时代角色也存在变化,国家在加快推进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部署的同时,应特别关注校外教学点的管理人群,出台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标准,对高校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深度解读与备赛指导在线集训营将于3月11-12日线上举办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