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提升的现代远程教育考试信息化的创新与实践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
5、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在考前、考中和考后五次采集照片并进行比对,杜绝替考。
一、案例制定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并部署“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旨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信息时代迅猛发展,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为了契合国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战略,兑现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远景目标,更好地发挥服务学习型社会的前沿阵地作用,创新发展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保证办学质量,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在国家顶层设计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计算机应用、现代信息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不断进行学历继续教育考试信息化的创新与实践。研发智能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的考试模式,搭建和不断完善教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题库支持系统、试卷组织系统、在线阅卷系统、人脸识别技术和考场巡检系统等“六大系统”,实现考试的高质量、高效率、高准确性,提高教育实效,保证教学质量,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健康运行,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公正,进而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国计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传统考试模式
1、现代远程教育传统纸质考试模式
课程考核与评价是确保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用于鉴别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判断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正确引导教师的教书行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效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主办高校一般将现代远程学历教育课程分为考试类课程和考查类课程,对于学习效果的考核,考试类课程一般采用纸质媒介,通过传统笔试闭卷或开卷的形式集中进行,考查类课程大多采用纸质媒介或现代远程媒介,通过撰写论文、设计、研究报告或大作业的形式分散完成。详见图1。
图1 传统考试模式
2、现代远程教育传统纸质考试的缺点
现代远程教育传统的纸质考试虽然已经实行多年,但流程的运行时间长、投入的人力资源多、考试的运行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亟待彻底解决。传统纸质形式考试,整个流程涉及试卷印制、封装、分发,考试,试卷收回、清点,阅卷、核分、成绩录入等诸多环节,考试规模大,开考科目多,考点分布广,运行时间长,实施过程非常繁杂,人为操作极易出错;试卷印刷、答卷整理、教师阅卷、成绩输入和试卷保存等各个环节工作量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遇到答卷个人信息填写不规范、单张答卷计分错误等问题,由于答卷已归档,重新核查难度大;试卷从印制到档案归档保密流程太长、任务艰巨。
三、创新发展举措
现代远程教育考试规模较大、过程复杂、考点分散。在教育2.0推动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国家数字化宏观调控,走考试信息化的道路是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学院基于分布式服务和大数据策略等技术,不断推动现代远程教育考试信息化改革,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题库支持系统、试卷组织系统和在线阅卷系统、人脸识别和考场巡检系统等“六大系统”,努力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考试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高效化。
1、考试组织管理信息化——一站式服务
为了实现考试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高效化,学院简化考试组织流程,规范考试过程管理,提高考试工作效率,进行科学的考试数据分析,完成平台的技术性准备,为学生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考试服务。详见图2。
图2 考试组织管理信息化
2、考试出卷的信息化——在线组卷
传统现代远程教育考试的人力组卷是一项过程繁杂、极易出错的工作,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学院紧跟信息时代考发展步伐,紧随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战略,更新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理念,实时升华现代远程教育顶层设计,及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出在线组卷举措。服务器经多次升级换代,管理服务平台经数次功能重构,逐步实现题库建设信息化、组卷流程信息化、考试管理信息化和考场安排信息化。在教学教务管理平台考务模块分章节、分题型、分难度、按分值和知识点建立强大的海量课程试题库,管理人员按照提前设定好的出题策略,根据不同课程的个性特点,分别依据章节、题型、难度和知识点随机自动抽题组卷,减少人为干预,公平高效、精准智能地完成在线组卷。
3、非纸质考试信息化——在线考试
在信息化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尝试基于数字技术开发网上在线考试,是现代现代远程教育乃至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线考试时间跨度更大,考试过程不易监控,考试规范不好保证,公平公正难以实现。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学院精选计算机信息配套完善的学习中心进行在线考试试点。在考试过程中,接入人脸识别系统和手机GPS定位系统,避在线考试难以监控之短,扬在线考试高效智能之长,有条不紊地推进非纸质考试信息化——在线考试进程。历经近两年的时间,经过3-4轮仔细核对,完成了所有400多门开设课程的在线试题库建设。选取少量考试类课程,在学习中心集中时间分批实施(依据机房容量安排)在线考试试点,学生集中在学习中心登录“学生学习平台”并选择所考批次课程后,由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随机抽取试题组成不同试卷,进行网上课程的在线考试。选取开卷型的考试类课程和考查类课程,支持学生自适应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由登陆学生学习平台,分阶段在线完成并提交论文(或设计、研究报告、大作业),进行“形成性+终结”考试。在线考试这项提前介入的创新型尝试,也为新冠疫情以来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保证,并被众多兄弟院校学习和借鉴。详见图3、4、5。
图3 在线考试创新举措
图4学生在线考试
图5在线考试评阅
4、纸质考试的信息化尝试——在线阅卷
在现代远程教育行业内,传统纸质考试仍然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弊端是工作量大、容易出错、勘误困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纸质考试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通过“题库支持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试卷组织系统和在线阅卷系统”五大系统的技术性支持,除考试过程外,学院在考试组织、试卷准备、试卷清点、试卷评阅、核分、登分和试卷归档全程实现了纸质考试信息化——在线阅卷。详见图6。
图6 纸质考试信息化
在线阅卷是通过阅卷系统将答题卡扫描上传,依据定位点自动切割成条状图像,以条码信息标注;试卷包发放、回收扫码清点,自动答卷归类,替代人工清点归类;评阅管理自动建立课程与教师对应关系,课程与客观题答案的关系;客观题自动批阅,主观题阅卷教师在线批阅或扫描批阅,登录成绩,省时高校;成绩自动合成,自动进入成绩系统,考试统计分析即时可见。详见图7,8。
图7 在线阅卷系统
图8 纸质考试信息化答题卡
5、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和考场巡检系统——人工智能
在入学测试以及课程考试中,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在考前、考中和考后分五次采集和进行比对,结合OTS在线测试系统的试题随机、试题乱序等一系列智能技术手段,高质量完成了在线考试组织和实施工作,有效保障了考试选拔高质量人才的目的。为保障考试的严谨性,提高考试组织工作效率,引入弘成教育OIS考场巡检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APP和巡考管理系统软件,监考老师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对学生进行身份验证,巡考老师可以对某个考场进行抽检,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地理位置定位等功能对巡考老师进行监管。
四、探索实践成效
学院基于教学、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的现代远程教育考试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1、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试题导入教学教务管理平台考务模块,建立在线试题库。试卷自动生成、答卷自动整理、客观题自动评分、教师在线评阅、系统自动核分、成绩自动登入和答卷电子归档等环节全部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考试过程公平公正。有海量在线试题库作为支撑,设置准确的试题类型和难度标注,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组卷策略,管理平台考务系统全程为每个考生随机自动生成不同课程不同试题相同难度的试卷,减少人为干涉,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3、考核结果准确智能。系统自动评分,系统自动核分,成绩自动进入平台,工作流程快捷智能;系统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分析方法,获取各类考试数据,自动生成客观精准的分析结果。
图9考试信息化的成效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创新教育“互联网+”如火如荼,现代远程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所趋;紧扣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实时更新教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顶层统筹规划,主动加快现代远程教育考试信息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江南大学审时度势,以“六大系统”为抓手,以教改科研创新为驱动,以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及时推出基于质量提升的现代远程教育考试信息化探索与实践。加强过程管理规范、增进日常工作效率、提高教书育人效果,不断提升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质量。在保证自身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同时,还有力地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为兄弟院校提供了可行性的借鉴,推动区域发展,服务国计民生,助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行业年度盛会—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2022-2023)将于3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
2023(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将于5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