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自2017年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引入CSCSE SQA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本案例以继续教育转型为研究的目标,借助引进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的契机,从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的优势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给予的启示,最后提出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理念。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国际化的思路,助力济南大学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四)继续教育应当市场化
一、历史背景与建设目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重视网络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了“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战略任务。这是时代对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呼声。随着经济市场的深刻变革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离不开高校继续教育的支撑。
市场上对于大学的学历教育抱怨颇多,最主要的就是“学而无用”。这与我们大学的“大学科”设置有关。在国家负责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时期,学科与专业划分非常详细,与国家的经济与生产发展计划是一致的。但是,当国家取消毕业大学生统一分配制度之后,为了让学生具有宽适应性,就采取了“大学科”的专业设置,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适用的。但是到了今天,随着粗放型经济时代的结束和精细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市场相适应的技能性人才,在市场上得到青睐。用人单位往往不会再为培养人员花费精力与时间,“拿来就能用”是各用人单位的普遍愿望。也就是说,“大学科”的教育方式就很不适应了。
继续教育应该在学历教育与社会能力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办好继续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把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教育模式和先进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把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为我所用。优化办学层次和结构,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培训体系。
遵循“融中外、通古今”的办学理念,济南大学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2017年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引入SQA项目并开始招生。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秉承“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校的原则,专家教研团队将英国教学大纲和济南大学的特色教学相结合,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结合中西方教育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在国内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二、项目建设发展综述
(一)项目情况。
济南大学SQA项目下设项目综合管理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教务管理办公室。在岗人员13人(含非事业编制聘用人员),其中书记、院长1人,副院长1人,科级干部2人,项目工作人员9人,100%拥有硕士学位,70%以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
开设国际贸易、酒店管理、商务会计、金融理财4个专业。专任教师20人(含非事业编制聘用人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0人,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验的教师18人,外籍专家2人。专职双语教师18人,100%拥有海外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学经验丰富。
项目自2018年至2021年累计录取334人,其中2018年入学学生100人,2019年入学97人,2020年入学74人,2021年入学63人。自18年项目招生以来,已毕业两届学生,出国率100%。其中,18级毕业生绝大部分已经获得QS(全球)排名前100大学录取通知书,包括:布里斯托大学、杜伦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约克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
(二)管理情况。
1.项目管理机制:济南大学建立了SQA项目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加强项目设计、课程研发、教学组织、效果评价等方面管理,明确教学目标和计划安排,严格学习纪律和考勤考核,加强学员管理。
SQA项目不断完善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设定授课师资准入条件,动态调整师资库,选聘、培育优秀人才,聘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外籍人员等参与项目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SQA项目建立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警处理机制,防范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项目硬件(包括教学、生活设施等)、校园服务保障:学校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改善SQA项目办学及食宿条件,将学校运动场馆、图书馆、机房、校医院等资源向项目学生开放,享受统招生待遇。
(三)教学情况。
1.教师团队情况:济南大学SQA AD中心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团队主要由20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20名,赴国外、境外攻读学位或访学18名,年龄、资质,学历学缘结构优良。所有教师均符合SQA AD课程的教师聘用标准,20位教师拥有多年一线专业课程教学经验,在历次教学课程外审中均取得一次性最高等级通过。
2.教学管理实施情况:济南大学SQA AD中心严格按照SQA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教学严格管理,并在历次课程外审中取得佳绩。在SQA规章制度基础上,依附于济南大学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形成了济南大学特色的SQA AD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开展“学期制SQA教学质量月”活动;教学督导、教学质量巡查;学生座谈会;示范课等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教材、教辅使用情况:关于中心教材使用说明,根据SQA AD提供的官方US教学大纲、AE考试大纲做为基础以及参考SQA官方教材,所有专业(国际贸易、商务会计、酒店管理、金融服务)的任课老师均自编教材以及制作电子版演示文稿用于日常教学。任课老师根据SQA US和AE分别寻找中文或者英文相关的阅读书籍整理成专业课阅读书单,并且提供免费电子版的下载资源网站。其中根据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国内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中心统一组织印刷材料,方便学生预习、听课以及复习,上课使用的电子文稿上课前或者课后将第一时间发送中心各专业班级邮箱。最后,各任课老师根据考试大纲的题型和考试重点,编撰课堂练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以及用于重考需要的试题,通过练习题和模拟考试等形式提升学生课程考试通过率。
关于教辅使用情况说明,济南大学SQA中心配备多媒体教室、电脑实验室以及校内实习场所配合各专业课程的课程实践。同时,济南大学SQA中心学生可以凭借学生卡使用校图书馆的设施设备以及图书,鼓励学生自学。最后,中心设立老师答疑以及办公室开放时间和活动室场所,鼓励学生在课后向老师请教课程问题。
(四)项目成果
济南大学SQA项目成立以来,在留服中心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努力下,SQA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首先,2018级、2019级以及2020级三个年级共271人通过SQA标准(雅思成绩4.5分),通过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雅思成绩5.0分以上的188人(5.0分91人、5.5分71人、6.0分22人,6.5分1人、7.0分2人7.5分1人)。秦松乔(2018级国际贸易班)同学取得了雅思7.0分,专业课大综合双A的优异成绩;付帅(2018级国际贸易班)同学则用实际行动成功“逆袭”,三年前入学时,付帅同学的英文成绩在年级排70多名,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付帅同学在大三出国前,取得了雅思7.5分,专业课大综合AB的成绩,获得3000英镑的奖学金;马鸣一(2018级国际贸易班)同学获得6000英镑奖学金。
其次,中心有三位同学获得“SQA中国理想大使”荣誉称号。
再次,中心协助18级学生申请国外大学研究生。绝大部分已经获得QS(全球)排名前100大学录取通知书,包括:布里斯托大学、杜伦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约克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
除此之外,项目教师卞迪、李晓腾获得“2020年度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优秀教师”称号。李曾旭老师所执教的《商务会计》课程,被评为2020年度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优质课程。
四、项目的优势分析
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HND- Higher National Diploma)是为了促进中英两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在英国苏格兰政府和英国文化委员会(BC)、人力资源和市场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多家机构的支持下,中国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于2003年共同引入中国的。
项目为广大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了在国内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的机会,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昂贵的留学费用。
该项目在中国开设商科、计算机、旅游酒店管理、物流、工程等5大类15个专业的课程。
2018年,济南大学开设了国际贸易、商务会计和酒店管理三个专业。
全日制学习三年,第一年为国际预科课程,强化英语,为进一步用英文学习专业课和出国继续深造所必须的雅思英语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三年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并通过英语课程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完成学业修满学分,可以获得由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颁发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
(一)项目特色
1.具有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其课程包括住宿服务、商务会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酒店金融系统与监控、前台流程、酒店业、应用软件、酒店业组织管理、住宿管理、酒店业从业经验、烹饪学、酒店业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餐饮后台规划与设计、餐饮操作管理、人力和组织管理等。
每一个人都入住过酒店,因此,对酒店并不陌生。从上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一是全面,包括了酒店的方方面面;二是实用,学生掌握这些课程内容之后,加上一定时间的实习,就专业而言,管理一间酒店,应该说是没有问题;三是节约,课程的设置从内容的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有一个适度的把控,以够用为本;四是学术与职业相结合。
2.统一使用英国原版教材。拥有出国留学经验或对国外教育了解的人都清楚,国外的课程学习是没有一本指定教材的。
但是,当项目引入中国之后,为了适应中国学生和中国教师的习惯,项目专门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全英文版的教材。
当然,这套教材仅仅是一个指导性的教材,大量素材类的资料,SQA上传到其官方网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3.采用小班互动式授课模式。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完全采用英式教育模式,即教师为导师,组织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教学任务,这与我国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模拟会议、模拟团队、模拟演讲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精神、协调能力和组织计划能力。
师资以海归教师为主,辅以外教,进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授课;
4.具有一套科学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内审与外审)。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设立了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
首先是办学资格的审核,对于办学单位的软硬件设施、管理能力、师资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办学单位提交材料的基础上,SQA将亲自到办学单位进行考核。其次是内审制度,要求办学单位设置内审委员会和内审员。在SQA进行“外审”之前,对本身的办学情况,按照SQA质量考核体系进行内审。
外审是由SQA派人到许可办学单位进行考核。外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方面的考核,主要是考核许可办学单位在制度建设上,教学管理上以及为学生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是对课业进行考核,主要考核任课教师是否满足SQA的要求、任课教师是否按照SQA的规定进行了教学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价是否符合标准等。整个外审具有若干个评价点,对出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改正。问题严重的,将撤销其办学资格。
(二)学生获得
顺利完成项目学习的学生将获得由SQA颁发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证书)。HND证书是被国际普遍承认的阶段性学历文凭(职业证书),项目学生在获得HND证书后,可申请进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大学继续攻读,完成学士学位课程后可获得其就读大学的学士学位,在此基础上可继续申请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学生也可以凭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在国内选择由国外大学在中国举办的学位课程班进行学位课程学习。因为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终生有效,毕业学生还可以暂时先到各国或中国就业,然后可以继续申请学位课程的学习。
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获得所学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很快融入到工作实际当中。例如有一个国际知名的银行,曾经对HND的学生和非HND学生进行了对比关注,最终的结论是HND学生适应工作的速度,要优于非HND学生。当然,这与英国的大学教育理念有关,英国的理念是“为就业而学习”,而美国的理念是“为生活而学习”。在中国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于继续教育而言,我们更认同英国的教育理念。
五、项目给予的启示
通过对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的深入了解,我们感到振奋,同时又感到后怕。振奋,是因为我们发现了更加客观、实际的教育理念。后怕,是指如果我们再不改变教育观念,学校的继续教育可能就没有出路了。
(一)继续教育应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这个理念,在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中贯彻非常彻底。教学内容为学生着想,教学方式为学生着想,甚至,在其考核体系中,能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
考核也比较人性化,绝不“一棒子打死”。首次课程考核成绩分为fall和RA、RD。“fall”就是通过,“RA”就是原题重做或修改。“RD”就是换题重做。如果“RA、RD”后,还是没有通过,就最后进行一次重修“RT”。
(二)继续教育应注重技能培养
HND课程规定有一个通用能力标准。
项目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HND项目采取实验的学习方法,包括项目和任务学习、团队合作、演讲、案例学习和商务操作研究。其宗旨在于发展就业和学位学习所需的高水准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学术知识。每一门课程都会伴随着相应能力培养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国际通用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就业提供更广阔的机会。
(三)继续教育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在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中,其教学大纲每三年要修改一次。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参考资料,一定是最新的。如果在审查中,发现使用的资料是陈旧的,那么这门课程是不能通过的。
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为此,在课程的任务中,许多是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这样,学以致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仅如此,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充分体验和学到课堂上所不能涵盖的知识和能力。例如,讲到股票,教师就可能带领学生进行股票买卖的实际操作。
(四)继续教育应注重创新性
在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的考核中,完成的任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突出的课业要求就是不能雷同,什么是“雷同”?与老师所示范的一样,叫雷同;别的同学已经使用的,叫雷同;教科书、参考资料、网络上有的,叫雷同。逼着学生必须创新,否则课业无法通过。
六、助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通过引进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我们认为借鉴英国高等文凭教育项目的理念与做法,继续教育转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继续教育应当转变唯文凭的观念
以往,继续教育的目的多是为学生解决文凭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文凭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而且从社会的实践来看,用人单位更多地是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继续教育不应仅仅围绕学科进行教育规划,而应针对在校生和社会人员能力的需求,来设计继续教育的方向与内容。
(二)继续教育应当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双创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核心是创新。而创新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和规划的时候,要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充分地考虑进去,向英国高等文凭项目学习,把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分配和渗透到各个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
(三)继续教育应当与时俱进
大家都知道,继续教育是人类终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社会与事物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继续教育就必须跟上这个时代快节奏的特点,采用“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社会需要的内容,我们就应该抓住不放,边上边完善。这也应该是继续教育与文凭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
(四)继续教育应当市场化
继续教育的市场化,也是与文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不同。首先继续教育是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次继续教育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各个学校的继续教育不求千篇一律,应各具特色,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再者,继续教育要走出校门,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融合,以公立大学的优秀资源,充实社会教育,改善民办教育目前存在的乱象。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2023(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将于5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5月25-26日在广州举办
第六届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年会暨信息技术领域产学合作论坛将于6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