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自考办充分考虑疫情影响及自学考试学生地域分布广泛的特点,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首次尝试将实践考核考试形式从传统的集中现场考试调整为网络远程考试的模式以满足考生对考试的需求。考试采用“暨教云课堂+暨南大学自学考试系统+腾讯会议”相结合的方式,监考员统一于暨南大学机房进行监考。通过此次网络远程考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在线考试的组织管理能力,积累了网络远程考试与视频监考的经验,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为今后大规模网络远程考试奠定基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网络远程考试已逐步成为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背景
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暨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直严把出口关,历年自学考试实践考核均按照考核课程情况采用纸质或机考方式,集中考点统一考试。从过去组织考试的情况看,这种集中考试方式对于考核考生的课程知识储备、技能掌握等情况非常有效,但也会因考生分散,很难兼顾所有考生需求,小部分考生会因为时间冲突或跨地域等原因放弃参加考试。
2019年起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受各地区疫情情况差异性、考生流动带来的防疫风险、考生健康安全的考虑等原因的影响,在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学校集中组织实践考核面临巨大困难,组织考试研判非常慎重,考试时间经常确定后又多次更改,因时间冲突、跨地域移动而放弃考试的考生激增。与此同时,2020年国家相关政策调整,暨南大学自学考试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部分专业学位授予时间截止至2024年12月31日;二是退出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主考学校,过渡期至2025年12月止。学位授予时间的限制以及主考专业收尾期间存在部分专业考生数量少、实践考核科目多等问题,也对学校实践考核组织工作提出了时间上、空间上的更高要求。
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暨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考核时间无法确定,面对疫情防控的要求、实践考核组织的困难与学位授予期限迫近的压力,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暨南大学决定采用网络远程考试形式组织此次实践考核。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为探索开放教育更加人性化的考试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网络远程考试可以将考生从考试的时空限制中解放出来,由“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向“时时可考、处处可考”延伸。在不降低实践考核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学院已经开发的暨教云课堂和暨南大学自学考试信息系统,综合腾讯会议线上会议功能,暨南大学对网络远程考试在自学考试实践考核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二、主要做法
2022年4月,暨南大学组织视觉本科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考核网络远程考试。本次考试采用“暨教云课堂+暨南大学自学考试系统+腾讯会议”,监考员统一于暨南大学机房进行视频监考。考试报名考生为300人、涉及14门课程。
(一)考前筹备,精密部署
为确保考试能够安全、稳定、高质量的进行,暨南大学组织相关人员对考试安排、考务组织、考风考纪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讨论。安排考前做好各项准备及测试工作,针对可能影响考试的各项因素做好预案。考前准备工作具体如下:
1.确定平台,测试系统
考前与腾讯会议、雨课堂、暨南大学自学考试系统等平台深度沟通,反复测试系统的保密性、稳定性、兼容性,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1)严密性
为加强网络远程考试的严密性,考试过程采用电脑加手机双摄像头的形式进行监控。考试用电脑(须配备高清摄像头)作为主机位,用于监控考生正面及后机位。手机作为后机位,用于监控考生考试环境及主机位。考试过程须全程开启声音,不得有其他人或声音进入监控。监控借用的是腾讯会议平台。要求考生提前安装并熟悉腾讯会议软件,并准备2个腾讯会议账号用于登陆双机位。会议号于准考证中获取。严禁考生化浓妆,不得佩戴饰品和口罩,头发不得遮挡面部和双耳,不得佩戴耳机、智能手表、手环以及智能眼镜。未经允许考生不得离开双机位监控范围,不得移动和操作双机位设备。考试过程中随时抓拍,全程录像,录像资料保存半年以上。
图1 双机位模式示意图
(2)保密性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科目的实践考试题型多样,除了常规的文字类主观及客观题外,还有软件类的实操题和手绘题。部分软件类的实操题作品信息体量较大,常规的考试系统无法承载大流量的传输。多数情况下可能会考虑比如邮件或是网盘的形式发送和收集,这样不仅无法统一传输路径(考生的邮箱存在多样性),且发放试卷和收集作品需借用多个平台来实现,导致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更多问题,阻碍考试的顺利进行。此外,使用第三方平台还存在泄密的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考试结合了学院专用的雨课堂平台——暨教云课堂的学堂云服务器,在暨教云课堂上设立专门的考试渠道,将复杂的软件实操类题目以附件压缩包的形式上传,考生根据简单的指引便可登录雨课堂平台进行实操题目的下载,答题结束后再将作品压缩上传。专属的学堂云服务器拥有高速带宽,监考员可即时下载核验,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加强考试的保密性。
(3)稳定性
为使网络远程考试能够顺利进行,除了优化考试过程和加强保密措施外,还需对涉及考试的软硬件反复测试,以确保考试过程更加稳定。在开考前对监考用机及耳机等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能够正常使用;与考试涉及的暨教云课堂、暨南大学自学考试系统运维方及服务器所在中心机房、网络中心、总务后勤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确保考试期间平台的供电及网络稳定,同时要求相关平台于考试期间安排技术人员远程协助。
2.编制试题,形成题库
组织各科老师围绕14门实践考核课程编制试题,形成题库。通过暨南大学自学考试系统的随机组卷功能,设置考试时间,在规定时间生成试卷,保证考试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确定实施方案,组织考前培训与模拟演练
为了避免考试过程可能出现的因考生或监考员操作问题影响考试进度,须优化监考员和考生的比例,加强监考及考务工作培训,组织考生考前培训和模拟演练。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制定监考员操作手册,并组织监考培训;
(2)制定详细的考生操作指引,其中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考网络远程考试考生须知、准考证打印指引、网络远程考试答题纸、诚信承诺书、答题纸扫描指引、暨南大学自学考试机考客户端、机考客户端操作指引、暨南大学雨课堂操作指引,并组织考生进行网络远程考试考前培训及模拟演练;
(3)每个网络远程考试考场设置两名监考员,明确分工;
(4)每个网络远程考试考场考生为25—32人。
图2 考前准备流程图
(二)明确考试流程,考中实时监控
实践考核考试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使用暨南大学自学考试机考客户端,实操部分根据所考课程有所区分,分为机考与笔试两种形式,其中机考的课程需要使用规定软件作答。考试具体流程如下:
图3 考试过程软件操作流程图
1.加入会议。开考前30分钟,根据准考证上的会议ID及座位号,以“座位号+姓名”的命名方式进入腾讯会议等候室,等待监考老师审核入场。
2.调试双机位设备。以双机位模式参加考试,调试好双机位设备,后机位须清晰拍摄到考生双手、桌面环境和主机位电脑屏幕。考试过程中,未经监考员同意考生不得操作双机位设备。
3.考生签到、上传诚信承诺书。考生在“腾讯会议>应用>文档”中下载当场考试的签到表,按照考试命名要求将电子版准考证、手写签名的诚信承诺书上传至“腾讯会议>应用>文档”,以此作为签到依据。
4.理论考试作答。考生按指令打开暨南大学自学考试机考客户端进行理论部分考试,客户端设置为考试中不可以缩小及切换其他页面。
5.考生身份验证。考生按指令将准考证和身份证展示主机位摄像头前,监考员逐一核查准考证和身份证以验证考生身份。
6.理论考试交卷。在规定时间内,考生作答结束后即可点击界面右上方“提交”,显示提交成功即可退出。
7.实操考试作答。考生按指令登录暨教云课堂系统下载实操试题。笔试类课程考生在考前准备的A4答题纸上作答;机考类课程考生按照试卷要求运行指定软件作答。
图4下载实操试题
8.实操考试交卷。
(1)监考员下达交卷指令后,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
(2)笔试类试卷考生根据监考员的指令,对准主机位摄像头横向展示答卷,每个页面停留2秒钟,使监考老师能清晰完整地看到答卷内容。监考老师保存考生答卷截图,并告知考生将与最终提交作品进行对比,以确保考生在用手机扫描答卷期间没有修改作品。
(3)提交实操作品:笔试类课程考生须在考试结束后10分钟内将答卷扫描合并为PDF文档,以附件的形式上传至暨教云课堂;机考类课程考生须在考试结束后10分钟内将作品文件夹压缩上传至暨教云课堂。待监考老师现场查收,确认无误后通知考生离场,考生方可离场。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考试主考可随时进入各个网络远程考场巡视,观察考生考试情况,严肃考风考纪。考试过程中全程录像,随时抓拍,监考员全程实时监考,实时对话考生。
(三)考后研讨,总结经验
考试结束后,组织监考员、平台运维方工作人员进行研讨,总结归纳本次网络远程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完善网络远程考试操作指引。
第一,要逐步完善平台功能。在网络远程考试与视频监考中,采用人工核查准考证照片与身份证的方式验证考生身份,增加了监考员的工作量。下一步计划完善网络远程考试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功能。在考生登陆考试系统后,先进行人脸识别核验考生身份,在考试中全程抓拍考生照片,并能实时根据抓拍照片与考前采集的考生照片进行比对。
第二,强化防作弊系统建设。本次网络远程考试中的防作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考生手写签名诚信承诺书、人脸身份核验、视频全程录像、监考员实时监控等方式加强监督,预防考生作弊。二是理论考试使用暨南大学自学考试机考客户端,其具备防窃屏功能,考生在提交试卷前不可以缩小及切换其他页面,可以防止考生作弊。三是通过全程录制视频保存备份、监考员实时监控的方法来加强监督。在考试过程中,存在部分考生单机位网络断网,掉出腾讯会议的监控情况,需要探索采用考生端全程监控录制的方式,确保每位考生任何时间都可进行事后核查,避免争议。
第三,建立健全网络远程考试的应急处理方案。首先,成立网络远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专门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的具体工作。加强对应急处置小组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其次,要加强应急处理方案的建设,根据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围绕停电、断网、设备卡顿或死机等情况制定考试应急处理方案。最后,根据网络远程考试及视频监考的实际经验,及时修正和完善应急方案。
三、成效
本次网络远程考试综合运用了暨南大学多年继续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不仅提升了暨南大学继续教育网络远程考试的组织管理能力,积累了经验,也是对暨教云课堂、暨南大学自学考试信息系统的一次检验。本次考试妥善解决了学位授予期限带来的相关问题,缓解了考生的工作和考试矛盾,避免了地域间流动带来的防疫风险,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通过本次考试组织,为暨南大学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思路,下一步将针对性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远程检测辅助功能,也为今后大规模网络远程考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四、启示
网络远程考试是暨南大学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上,对暨南大学自学考试实践考核信息化考核方式的尝试,是学校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探索。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助推教育信息化进程,“互联网+教育”俨然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考试作为教育的评价环节,必将要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走上“从纸端到网端”的改革之路。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2023(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将于5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5月25-26日在广州举办
第六届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年会暨信息技术领域产学合作论坛将于6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