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这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关键,而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要靠千千万万干部参与来推动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此,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制定了2022年新疆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千人培训计划”,委托天津大学举办专题培训班。本次专题培训,以“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为主题,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以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难点和痛点入手,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面临的企业转型升级;双循环发展中自贸区规划与人才吸纳;以及新基建过程中科创产业强基增效关键问题为抓手,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能力为目的,打通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为核心,更新理念、开阔视野、增强本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 、项目背景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干部队伍建设,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关键就是选任一批德才兼备、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为此,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制定了2022年新疆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千人培训计划”,委托天津大学举办以“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为主题的专题培训班,其围绕提升学员专业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以及实践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认识,全面理解把握,切实增强履职尽责本领。
今夏时节,天津大学受新疆自治区组织部委托,承办自7月22日—7月29日“推动工业90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全自治区50名厅级、县处级干部、以及优秀企业家集聚天津大学进行为期 8 天的能力提升培训。此次培训正值新疆全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与重要指示精神之际,以此为契机,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实质,与天津学才精英共谋新疆发展大计,对提升新疆开发开放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图1 新疆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
二 、项目做法
(一)选聘优秀的师资队伍
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训工作的基础,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和学习效果,学校聘请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顶级名师,专家教授,以及对接企事业单位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与技术精英,他们既有代表专业领域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业经济政策理论讲授,又有在建设一线的管理和技术精英传授实际经验。教师们不但专业背景强,授课经验也非常丰富,给学员们带来了优质的学习体验。学员们通过课堂学习不仅感受到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还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诚恳细致的工作作风,这些都让他们获益良多,终身受益。
图2 授课教师
(二)构建“以用带学”的培训模式
“以用带学”模式是培训工作的核心。按照“强理念,重实践,定制化课程”的理念对照培训需求,针对新疆高质量发展面对的突出难题,课程设置从“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角度出发,对接新疆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难点;从新基建和大数据发展角度出发,对接新疆产业转型发展的堵点;从国内和国际“双循环”发展角度出发,对接新疆开发和开放格局的痛点;学以致用,学员通过与教师讨论,并结合案例分析,师生互动提升认识和政策占位;同时,利用实践环节参观学习加深对问题实质的认识,并结合学员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小组讨论和阶段总结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这种既有全员参与的素拓活动、课堂互动;包括理论、政策、方法、路径的探讨研究,又有体验式、融入式、侵入式的实地访学,通过创新思维、结构化研讨,让学员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参与到培训中,在寓教于乐、寓教于践中增强培训实效。
图3 学习 讨论 参观
(三)构建长效智力交流机制
培训都是短暂的,但是学习是终身的,如何把短期的培训建成长效的学习平台,是每个培训工作都面临的难题,此次培训坚持以需求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城市智慧研究院建立的创新创业联盟平台为支撑,(该平台已链接高校院所80家,聘请院士专家62名,联系领军企业家1600名,集聚工程师3万名),以天津产业人才为基础;力争通过产业对接,实现既可以为新疆各行业发展献计献策,破解发展瓶颈;也为新疆和天津共同发展提供持续人才和智力上的交流与支持。最终,实现以短期培训为契机,构建东西部协调发展长效智力交流机制。
(四)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培训质量的保证。为了保证学习和培训效果,坚持培训学习严格管理。本次培训为了加强管理,建立临时党支部,以党纪严格要求大家,使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另外,天津大学制定了教学管理十项制度,这十项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班级管理制度、课堂学习制度、现场观摩制度、分组讨论制度、日常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部长督学制度、每日例会制度、总结反馈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完成高质量培训提供制度保证。
图4 临时党支部与培训管理制度
(五)完善培训管理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是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培训工作按照“强组织,重保障,标准化服务”保证培训效果。由于这次培训时间集中,人员数量多,再加上新冠疫情的防控要求、还有天气炎热,加强组织保证是这次培训顺利进行的基础。其具体作法是: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疫情防控预案、车辆事故预案、教学事故应急预案等,同时精心对教学安排、教室安排、现场交流地点路线安排、车辆安排、卫生和防疫保障等工作进行布置,通过分工合作,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项目成效
(一)培训高质高效
此次培训紧扣“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的主题,8天教学共组共安排36课时,其中专题培训12场,现场教学4次,党性教育2次。内容涉及科技发展、自贸区建设、新基建、强规划、改革与发展、智能制造、人才培育、绿色发展、党史教育等工作方方面面。既做到全面,又突出重点,把强化产学研融合、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作为主培主训内容,做到主次分明、安排科学,满足不同岗位干部的培训需求。同时,严格落实三天一次小组会、每周一次支部会等制度,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让培训活动的任务链条紧起来、硬起来、实起来,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
图5 阶段性反馈与教学民主测评
(二)搭建交流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在培训期间,来自新疆自治区各个不同单位的优秀干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互助团结、交流探讨,相互切磋,激发学习兴趣,更收获了友谊,加深了不同单位工作的沟通与交流。为了方便彼此交流建立了微信平台,大家通过微信平台,相互沟通学习成果,还和各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建立了畅通交流通道,便于回答学员在学习中疑问,同时,方便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另外通过交流平台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便于提高教学质量。
图6 微信群交流
(三)锤炼培训管理队伍
培训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培训前的培训目标的确立、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考察交流等都经过天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团队的精心设计与安排,从而使培训主题、对象、师资融为一体。另外,培训的保障工作特别繁重,特别是疫情的防控工作,教室的通风、消毒。同时,学员每天都去不同地方进行实地交流学习,都事先规划路线、安排行程,并根据防疫要求时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后,班主任老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班主任老师认真负责,为学员解答各种问题,带领学员晨读,参观校园,带班老师们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通过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队伍得到了全面地检验,提升了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战斗力。
图7 管理团队
四、项目启示
(一)确保一个“效”字,丰富培训内容
要根据“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培训班的课程进行精心设置,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培训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应用性。站在学员的角度,按照他们实际工作的要求安排课程,解决学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和质量。
(二)突出一个“严”字,落实规章制度
建立学员临时党支部,通过党纪规范学员的学习行为。为培训提供组织保障,另外,提前制定培训班教学管理规范、学员行为规范、各类人员工作职责等措施,建立培训管理“十项制度”,明确制度、量化管理、规范学员行为,要求每位学员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端正学风、规范作风,培训管理者要每天对学员进行量化考核,通过课前点名、课间查人、住宿签到等具体工作,确保培训制度落到实处,收到良好效果。
(三)围绕一个“细”字,抓好组织管理
要紧紧围绕“细”字,细化培训人员分工,对培训各环节明确分工,确保培训各环节环环相扣,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层层落实责任制。要针对学员特点,认真制定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严谨选择参观地点,精心选聘授课老师。要对教学设施进行前期调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教室环境卫生定期彻底清理,对各种情况的出现做出相应预案。要对学员食宿做精心安排,努力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温馨的食宿条件、暖心的周到服务。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5月25-26日在广州举办
高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创新设计研修班将于6月3-4日在苏州举办
第六届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年会暨信息技术领域产学合作论坛将于6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