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深入贯彻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开展了“送教进军营”“四点半课堂”等品牌特色项目,使招生品质与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案例背景
21世纪之初,为提升教学与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立足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实际,陆续探索设立了青岛、东营、北京、济南四个直属学习中心,旨在将直属学习中心打造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优质服务的“示范窗”。近年来,学校逐步构建了覆盖全国主要省市区和石油石化企业的办学网络,将站点品质建设摆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建设进程中,直属学习中心持续改进工作方式,着力创新服务模式,在招生宣传、支持服务、特色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成为了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221”招生模式,全面提升招生品质
为持续提升招生能力和水平,直属学习中心基于市场划分、宣传渠道、超值服务等工作,探索构建了2类市场招生、2大平台宣传、1种超值服务的“221”招生模式,招生品质进一步提升。
1.细分两类市场,开展行业、地方专项招生
面向行业、地方两类市场,开展薪酬与学历关系、企业用工制度与人才需求等专项调研。针对行业企事业单位及地方大型企业单位中,员工薪酬体系、职位晋升与学历挂钩,且员工主动学习意愿较为强烈的现状,分类策划招生方案。
东营直属学习中心根据驻地拥有中石化胜利油田及众多地方炼化企业的区域特点,将市场细分为油区行业市场和地方炼化企业市场。针对胜利油田不同岗位的员工特点制定不同的招生策略,如面向员工学历层次、理论水平普遍较高的科研部门与研究院,集中实施进修第二学历或“学历+培训”项目;面向员工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但学历提升积极性较高的行政后勤单位,以集团用工政策和干部选拔条件中关于学历的要求为突破点进行招生宣传,并针对当前胜利油田机构合并和外闯市场的现状,持续为员工提供第二学历的学习规划;面向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工作地点较为偏僻的生产一线员工,通过管理部门组建整装班,提供全程个性化支持服务。
2.依托两大平台,组织线上、线下立体宣传
让优质内容网络传播。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发布各教学环节的导学内容,关注优秀师生事迹风采,推出“石大学员风采”“榜样的力量”等系列报道,展现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利用抖音、快手等流量集中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协同宣传,推出“抖出风采”等短视频投稿活动,打造了内容互通互鉴的线上宣传平台,通过“讲好石大故事,传播石大声音”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让招生信息走上街头。通过将公益讲座送进社区、组织师生在公共场所进行公益活动等方式进行招生宣传;通过参与人才招聘会,与应聘者和招聘单位建立联系,拓展生源渠道;利用公交移动电视、写字楼及居民区电梯海报、站牌灯箱等户外媒体投放招生信息;实时关注并挖掘在籍生和毕业生的学历提升需求。
3.开展送教进企,用超值服务增强合作黏性
策划开展“送教进企”定向服务,为企业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定期向企业推送员工学习进度及情况,便于企业掌握员工学习期间在工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的情况;对企业班实施“双班主任”管理制度,直属学习中心配备专职班主任,为学生提供精细化助学服务,企业配备现场班主任,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指导;组建专属学习圈,共建读书角、学习天地,将专业基础类、学科前沿类、视野拓展类、素养提升类、思政教育类、心理健康类等方面的培训课程送进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学习氛围,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直属学习中心以优质的服务增强了企业合作的黏性,实现了“服务好企业-认可度提高-组建更多企业班”的良性循环,使“企业班”生源渠道逐渐成为招生人数增长的新动能。
(二)优化“三个一”服务模式,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为进一步提升站点规范化建设水平,直属学习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打造了导学、助学、督学、促学一站式服务体系,
1.上好“开学第一课”,奏响学业生涯新乐章
以“线上直播+现场参与”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开学典礼,通过院长激励、优秀学子事迹展示、新老生代表经验分享等环节,帮助学生坚定学习信心,与学生签订学习承诺书,激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以开学典礼奏响“学习前奏曲”;通过组织1场开学典礼、2堂直播导学、N次助学答疑,展示1本学习指南,2版导学视频,N张学习环节流程图,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开展网络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1+2+N”的导学助学模式奏响“学习协奏曲”;邀请改革先锋许振超、全国劳模王炳交等英模人物进课堂,切实做到将思政育人贯穿教学始终,有温度地唤醒学习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思政教育奏响“价值交响曲”。
2.坚持“真情一路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
持续优化学习服务。关注教学流程关键节点,及时推送学习通知,保障学习完成率;编制课程自学指南、在线作业及在线考试操作步骤、实验报告撰写指南、笔试课程复习指导等助学资料,帮助学生完成在线自学及形成性考核环节;学习全程安排在线导学、视频答疑和面授辅导,实时答疑解惑;统考针对基础薄弱学生加大面授辅导频次,考前一周助教全天开展个性化的一对一指导;定期开展电话回访,督促完成教学环节的同时,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目的,并为其提供针对性学习建议和策略;考试中率先试行“人脸识别”“云阅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断强化学生管理。定期开展学情监控分析,建立学生成绩信息库,设立学业预警指标和重点关注条件,如针对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成绩不理想及未参加考试的学生,开展学业滞后预警,通过电话回访、指导复习、补考督促等方式引导完成学业。抓好学生管理“两支队伍”,致力于打造优秀班主任队伍,定期开展业务研讨,使教辅团队在研讨中成长,在切磋中共进;致力于培养得力班干部队伍,在学生中营造积极学习氛围,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确保信息管理“零差错”,切实做到基本信息、费用明细、选课信息、学籍异动、学业成绩、毕业信息等各项数据均不出错,防范潜在办学风险。
3.弘扬“石大一家亲”,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常规性、公益性、实践性、特色性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归属感与体验感。开展主题鲜明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石大校园行”等系列校园活动,将常规活动主题化;丰富公益讲座、拓展活动、趣味竞赛等活动形式,将公益活动多样化;利用虚拟实验视频教学、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现场教学实操演练、具体案例分析启发等方式,将实践活动特色化;校园活动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军队,对接需求、精准施策,将特色活动品牌化。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校史校情,感受石大精神。学生即将离校时,毕业证书采用“邮寄+现场”的方式领取,保障证书快速、精准送达。同时,通过开展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生座谈会、职业规划公益讲座等有仪式感的系列毕业课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校的情感。
(三)开展两类服务,打造两个特色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深入贯彻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开展了“送教进军营”“四点半课堂”等品牌特色项目。直属学习中心是学校继续教育创新服务模式的重要践行者,也是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作为学校驻地直属学习中心,青岛直属学习中心成为两个品牌特色项目的主要执行单位,在军地人才培养、创新社区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1.服务军民融合,开展“送教进军营”特色服务
依托特色学科与资源优势,学校联合北部战区海军共同推进军地共建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青岛直属学习中心按照“盘活资源、优化配置、走进军营、先行先试”的思路,针对性开展“送教进军营”特色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与北部战区海军政治部对接,针对部队现代化建设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健全学分互认制度,为舰队提供优质的学历继续教育服务;与北部战区海军联合启动“送课进军营”活动,为海军官兵搭建“军民融合发展服务平台”,邀请学校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学术报告和专题辅导,把优秀师资与优质课程资源送到部队一线;邀请北部战区海军领导、军事专家录制国际关系类、军事理论类和历史类等视频课件,提供数字化资源建设技术支持与服务;以扶智促扶贫,为北部战区海军部队对口扶贫村录制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村干部素养提升、农艺技能指导等系列线上培训课程,并选派青年教师为村里孩子开展“一对一”云辅导专属助学服务,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
2.服务终身学习,组织“四点半课堂”特色服务
2017年,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三点半难题”,学校继续教育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灵山卫街道党工委合作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创立“四点半课堂”社区服务项目。
项目选拔学校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作为助教,以社区学生兴趣为导向,提供针对性作业辅导、知识科普、公益讲座、手工制作等丰富教学内容,定期开展每日40分钟助学辅导、每日20分钟各类科普知识普及、每月一次实践实训或公益讲座等系列教育活动,探索出了符合社区实际的“学业辅导+素质拓展”运行模式。同时,定期组织社区儿童走进大学校园,参观重点实验室、工业训练中心、科技航模展和地质模型展等,积极培养儿童对探索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为社区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搭建了广阔发展平台。2020年起,受疫情影响,项目将“面对面课堂”及时调整为“线上课堂”,辅导群体也从小学生扩容到高中生,得到社区居民及受惠家庭的高度赞扬。
三、案例成效
招生品质与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自直属学习中心设立以来,共招生6.6万人,在全网招生占比11.21%,直招规模逐年递增;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3.9万人,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春荣,“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冯萌萌等众多知名校友。
服务社会特色品牌项目成效显著。截至目前,“送教进军营”项目累计服务官兵1500余名,向部队官兵免费提供190余门优质网络课程,赠送图书1500余册,开展各类专题学术报告70余次,惠及1.5万余人次;“四点半课堂”项目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00余次,惠及2.5万余人次,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全国“2017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特色项目先后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第六届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年会暨信息技术领域产学合作论坛将于6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6月19-20日在厦门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