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自2012以来,在各地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专委会会员单位的协作配合下,积极相应党和的号召,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为广东省、贵州省、吉林省、广西省等各地政府和企业培训了大量科技管理和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尤其在培训高素质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方面更加突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指引下,共和国进入了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科技已具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祖国大地日新月异、令人欢欣鼓舞。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中央提出了七条“之路”:
——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也必将迎来农村职业教育的春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农村教育专委会能够成为今后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者、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先行者,更是提高认识、激励斗志、扩大宣传,为政府为社会为三农竭诚服务的践行者和参与者。
多年来,农专会结合国家、省政府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在各理事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明确了农专会的发展方向,广泛开展研究与交流,积极发挥农专会组织、协调、服务的作用,为三农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主要做法
1.大力开展学术研讨,广泛参与调研交流
相关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各级成人教育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会,积极参与各级各种培训班,如参加中国成协举办的《全国成人教育年会》、全国农村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农林院校成人教育年会》、全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改革发展会议、参加省成协年会、及其受省教育厅委托,积极为创建全国职成教育示范县(市)提供指导服务。绝大多数农专会理事、会员。经常走入社区、工厂、企业、学校等多方位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深入调研。据不完全统计,农专会每年出席各级会议的代表达800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1200多人次。这些活动,为扩大信息渠道、积累办学经验、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协会的影响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积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
农专会按照省成协的部署,积极参与各级优秀论文和科研成果,涌现出一大批省农村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韶关市大众教育培训学校;南海区狮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先进工作者如南海区大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郭浩基;惠州远智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吴君优;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郑景文等等。对《广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和《广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宣传国家、省政府相关政策、了解国内外成人与职业教育现况、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动态,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相关理事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民及专业村农民培训,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过45万余人次。培训农业经营领头雁2000余人次,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7000余人次。充分发挥专委会人力资源优势,围绕专家库、专题库、实训基地库“三库”建设,积极寻求新的科技信息融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切实提供有针对性的订单式服务,受到受训学员的一致认同。
3.围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服务三农质量
本会会员单位、尤其各理事单位秉承“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会员服务”的宗旨,努力为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服务,重点围绕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社会需求,通过专题讲座、定向培训、经验交流,全面分享社会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拓宽工作视野,提高认识水平,更新思维理念,扩大协会影响。
常务理事会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调研活动,让各会员单位学习到优秀成人学校文化教育先进管理经验,了解各成人学校的基本业务概况,促进大家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于乡镇成人文化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业务的开拓与创新等起到现实的指导意义。积极探索适应于时代特征的服务途径。
广东省农专会是一个认真务实、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团体,过去的岁月为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构献计献策,建全社会终生教育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相信在省成协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理事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继往开来,迎接挑战,必将取得更大成绩。
三、启示
1.强化理论学习,拓展宣传渠道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各种实践当中。同时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系列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指标之一要在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到50%以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是覆盖全国所有乡村,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亿人次,每个受训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另外,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以1.2%的增速,目前已经超过60%,还在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递增,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城市,他们的就业渠道、生活方式、社会保障和文明程度将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城镇关系、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就对农村教育事业提出了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客观要求,是具有战略性和深远利益的重大工程。因此,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展现出农村教育发展的最佳机遇。 在此形势下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灵活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协助政府引以重视,增加投入、改善设施、提高师资、为三农担责。并将继续开展实效与实用相结合的专题报告、难点研讨、热点交流等活动,致力提升农专会的活力和社会影响。
2.广泛激励先进,整合优势资源
为了调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广泛征求各理事单位的意见,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活动,树立典范,对于为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3. 广泛收集资料,强化信息交流
建立协会微信群和信息平台,即时发布相关信息,掌握各会员单位的工作进展,把有特色的活动内容和良好的经验及时公布,共享成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竭诚服务社会,办好农民培训
高素质农民培训将更加注重实效,既提出了更高要求,又给予我们施展优势的机遇。要求我们总结经验,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师资力量,切实有效地办好农民培训。随着国家均衡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着力点重心下移,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创业的劳动大军。
客观上,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已经成为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许多地方在这方面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和培训任务,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多是单项技术的科普,现在比如高级科技管理培训、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培训、农合组织负责人培训、家庭农场主培训、休闲农业项目负责人培训、致富能手青年骨干培训等等,内容上要求除了生产经营技术以外,包括生产经营一、二、三产的融合,这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即产业链全过程的增值增效,不仅供给食品,更供给环境和文化,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生产过程均是优质产品。因此,我们必须致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并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第六届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年会暨信息技术领域产学合作论坛将于6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6月19-20日在厦门举办
第五届人工智能“职教百强”院校长高峰论坛将于7月6日-8日在上海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