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聚焦学科建设、聚力科技创新,积极推进校地共建,深化政、产、学、研创新融合,努力探索新时代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思路新模式,不断完善培训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构建了具有农大特色的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实现校地合作共赢。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时,对青岛城乡社区治理作出了“三放两化”重要指示,要推动社区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学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与交流,搭建各类培训平台,构建灵活开放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保障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青岛农业大学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聚焦学科建设、聚力科技创新,积极推进校地共建,深化政、产、学、研创新融合,努力探索新时代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思路新模式,不断完善培训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构建了具有农大特色的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实现校地合作共赢。
一、培训背景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时,对青岛城乡社区治理作出了“三放两化”重要指示,要推动社区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2020年学校与青岛市民政局积极开展战略合作,联合成立青岛城乡社区治理学院,双方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城乡社区治理大政方针的使命与担当,是深化校地合作、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探索与实践。
二、主要做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与交流,搭建各类培训平台,构建灵活开放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保障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服务大局,完善培训体制机制,构建农大特色培训工作体系
一是建章立制,夯实完善培训制度和机制。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并出台《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工作实施方案》(青农大办字〔2022〕1号),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扩大学校培训影响力。
二是精准施策,全力打造社区教育培训新模式。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围绕新时代社区建设、发展、运营、治理等方面的人才需要,深入开展好城乡社区“两委”干部岗位培训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专业培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灵活化、高质量的终身学习需求,不断提升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能力、提升社区发展品质,加快建设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二)发挥优势,统筹协同联动,开拓培训工作新思路
一是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积极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学校坚持农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立足新形势,充分利用校地各方优势资源,着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青岛特色的社区教育培训管理新模式,积极构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好服务地方发展。
二是把党建工作融入培训工作,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认真调研社区需求,精准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创新实现了社区教育与驻地高校的有机融合。
三、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培训,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弘扬社区睦邻文化,融洽邻里关系,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凝聚起社区群体的庞大合力,不断提升青岛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完善青岛城乡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服务增智赋能,社区干部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积极推动青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形成新亮点、取得新成效。
一是打造精品培训项目,实现社区建设新风貌。学校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在组织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培育学习型社区和培养社区“工匠”,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构建灵活、开放的社区教育模式,已组织开展青岛市村(居)委会主任示范培训班、青岛市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北曲后社区茶艺师技能培训班等11期社区教育培训,累计培训611人。
二是衔接优质资源,构建智慧培训新生态。学校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探索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在线教育平台,积极推动信息时代教育创新,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学习网络,促进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已实现所有省级特色课程、数字化课程通过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社区教育优秀课程通过“山东终身学习在线”(http://www.sdlll.net)、“山东老年学习在线”(http://lnjy.sdlll.net)等平台,面向社会学习者开放共享,为终身学习提供更加规范、有序、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三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助力社区教育新发展。学校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培植特色亮点,加快推进优质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累计建设3门社区教育课程,完成5门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组织申报工作,2门课程获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称号,努力为广大居民朋友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创造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真正使社区教育服务社会需求,让终身教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实现技能就业和技能增收。
矗立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准确定位、把握方向、全力支持、形成合力、服务群众、铸造品牌”为标准,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交流,更好的践行和深化办学定位,着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青岛特色的社区教育培训管理新模式,积极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拓展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空间,切实加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建设和专业化服务,助力青岛市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多措并举推动社区共同体建设,让“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市民幸福”成为提升城市温度的内驱力,不断提升学校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更加开放、活力、时尚、美丽的青岛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第五届人工智能“职教百强”院校长高峰论坛将于7月6日-8日在上海举办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7月21-24日在新疆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