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学院作为一所培养文旅人才的专业院校,近年来,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依托获批的“全国旅游扶贫培训基地”“广西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等平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重点做到“四个结合”和“两个赋能”,即以专业化的培训架构赋能乡村振兴,以高质量的成果产出赋能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累计开展60批次培训,培训学员近万人次。为帮扶地方乡村振兴发挥了学校智力和技能优势,积极推动乡村建设发展。受训学员及所在单位受益显著, 99.6%的学员希望参加学院今后组织的培训,92.8%的学员认为终身学习非常重要。继续教育学院也因表现突出,收获颇多的赞誉和荣誉,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一是以专业化的培训架构赋能乡村振兴。围绕国家战略和学校定位,聚焦行业特色,积极谋划,形成理论教学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行动学习和课程创新相结合、模式构建与质量保障相结合、培训拓展与品牌推广相结合等专业化的培训架构。
二是以高质量的成果产出赋能乡村振兴。通过不断探索新型旅游培训模式,提供远程学习资源,开发沙盘课程、系列案例教学课程,大批量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赋能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形成了较好的成果。
一、案例背景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之一,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都有强调,发展乡村旅游是有效整合与开发乡村文旅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人才支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桂林旅游学院作为一所培养文旅人才的专业院校,近年来,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依托获批的“全国旅游扶贫培训基地”“广西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等平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重点做到“四个结合”和“两个赋能”,即以专业化的培训架构赋能乡村振兴,以高质量的成果产出赋能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累计开展60批次培训,培训学员近万人次。
二、做法与成效
(一)以专业化的培训架构赋能乡村振兴
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学校定位,聚焦行业特色,积极谋划,形成理论教学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行动学习和课程创新相结合、模式构建与质量保障相结合、培训拓展与品牌推广相结合等专业化的培训架构。
一是教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围绕文旅产业发展引入师资,研发课程。积极吸纳200多名来自国内文旅研究一线专家和产业导师进入师资库。课程研发重点围绕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展开。目前已形成280多门包括线下精品课程、基础课程和线上网络课程构成的课程资源库。建立了52个现场教学基地,内容涵盖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等五大培训主题。
二是行动学习与课程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行动学习、项目式教学和沙盘类课程等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充分实现“知行合一”。2020年以来先后组织了7次“行动学习工作坊”。积极将行动学习研讨应用在系列乡村振兴培训班中,对推动行动学习在乡村振兴培训的开展取得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模式构建与质量保障相结合。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学校提炼了“三维度四赋能双循环”的文旅干部培训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对培训模式进行了理论创新。
四是培训拓展与品牌推广相结合。依托国家级、自治区级基地平台,培训项目从文旅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从线下向线上延伸,从培训执行向课程研发和执行并重延伸,从业务拓展向品牌推广延伸,着力打造“桂旅培训”品牌,继续教育推广口号,推出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多渠道提升“桂旅培训”影响力和美誉度,推动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以高质量的成果产出赋能乡村振兴
1.模式赋能
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学校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型旅游培训模式,以模式赋能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形成了较好的成果。
一是“三维度四赋能双循环”培训模式运用在乡村文旅培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对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系列培训学员进行调查,99.6%的学员希望参加学院今后组织的培训,92.8%的学员认为终身学习非常重要。同时该培训模式获得2021年度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是大寨村的“旅游扶贫”模式成为桂林市和广西扶贫模式的新亮点。2013年以来,学校利用专业优势向学校派驻龙胜的扶贫村举办“旅游助农”培训,两个村的农家乐经营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大寨村“旅游扶贫”成效显著,2016年全村脱贫,旅游分红达473万元。
三是Airbnb爱彼迎项目两个“三位一体”进阶式民宿扶智模式,为乡村民宿经营提供理论指导。2018-2019先后参与Airbnb爱彼迎龙胜扶贫项目和Airbnb爱彼迎全国民宿培训项目,总结了民宿运营前后两个“三位一体”进阶式民宿扶智模式,编撰《乡村民宿经营指南》《乡村民宿培训教程》等,出版《现代乡村民宿经营与管理实务》,为今后相关的扶贫项目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
2.课程赋能
一是Airbnb爱彼迎远程学习资源助力乡村民宿发展。2020年10月,基于龙胜项目的Airbnb爱彼迎“乡村民宿质量提升”远程学习系统正式上线,作为旅游扶贫和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对全社会免费开放,为有志于从事民宿运营的贫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远程学习资源。
二是《乡信—乡村振兴情景沙盘能力训练》课程首次将沙盘课程和乡村振兴相结合。2021年学校和课匠堂联合研发的乡村振兴沙盘课程《乡信—乡村振兴情景沙盘能力训练》将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嵌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团队共创的方式,交流乡村产业构建、人才培育、生态治理、组织建设、文化开发经验、做法和感悟,知行合一,学思并进。
三是结合乡村振兴实际开发系列案例教学课程培训课程。当前学校正在开发产业振兴之困境与突破(毛竹山村)、全国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历史抉择和价值呈现(鸡窝渡村)、特色网红村的炼成之路(历村)、乡村振兴之全生态产业示范如何破局(道山村)等四个案例教学课程。这些课程将有效解决当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同时也为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3.人才赋能
学校为乡村振兴培养了大批有生力量,成立了乡村振兴校友会,持续不断地为学员赋能。近年来开展系列乡村旅游(扶贫)培训60期(批次),培训人员近万人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三、社会影响
一是受训学员及所在单位受益显著。参加学校“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训班(第五期)”学员王明尧所在村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学校“2020年全区农村党员乡村旅游经营专题培训班(第3、4期)”学员所在村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2019年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旅游讲解员培训班”学员周运良于2021年4月25日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做全程讲解。南宁大王滩风景研学基地4位学员运用研学课程设计知识,进行研学课程开发,推出了3个系列精品课程,服务中小学生研学人数10000多人次,该基地获2020年广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另外参与学校研学旅行培训的有7家单位也被评为“先进单位”。
二是获得众多赞誉。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王晓华充分肯定学院培训成效,并题词“桂旅培训,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学员陶社平在“2020年全区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培训班”结业仪式上表示,学院培训活动专业,培训服务用心、贴心、暖心,是经历过最好的一次培训。学校对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系列培训学员进行调查, 99.6%的学员希望参加学院今后组织的培训,92.8%的学员认为终身学习非常重要。
三是获得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201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评选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20年获批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在2020年底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的第三届中国旅行社协会行业榜单(抗疫专题),荣登“履行社会责任榜样”榜单,是荣登榜单的唯一高校;2021年初被评为2020年广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21获得“广西优秀旅游培训机构(院校)”荣誉称号;2021年被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评选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是上榜的唯一高校集体。
四是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学习强国、中国日报、中国旅游报、文旅中国、齐鲁晚报、广西新闻网、桂林日报、桂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培训活动。中国旅游新闻以《提供智力支持,桂林旅游学院服务社会有担当》专题报道学院的培训工作。《中国旅游教育蓝皮书2019-2020》收入学院培训案例。
部分培训、活动图片集锦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第五届人工智能“职教百强”院校长高峰论坛将于7月6日-8日在上海举办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7月21-24日在新疆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