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前正在开展安徽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淮北市、池州市、滁州市、蚌埠市、亳州市、铜陵市、合肥市2年期“西学中”培训项目。在“西学中”培训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的主要做法是:第一,领导重视,提高政治站位;第二,与中医药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第三,重视培训思政,注重价值引导;第四,以中医思维和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第五,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组织实施培训;第六,严格管理,多措并举,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第七,以人为本,尽心服务,切实解决“西学中”学院的“工学矛盾”。
一、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展“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基本情况
为加快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2020年11月,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印发安徽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方案的通知》(皖卫中医药发〔2020〕3号)。安徽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工作(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自此拉开了帷幕。
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积极承接安徽省“西学中”培训任务,继续教育学院具体负责 “西学中”培训的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已承接了安徽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淮北市、池州市、滁州市、蚌埠市、亳州市、铜陵市、合肥市2年期“西学中”培训项目,“西学中”培训在安徽省正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学校“西学中”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对“西学中”培训的政治站位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实践证明,“西学中”是培养中医药人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推动中医药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西学中”是党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是振兴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战略。安徽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西学中”培训工作,分管校长许钒多次亲临继续教育学院指导部署“西学中”培训工作,要求提高对“西学中”工作的政治站位。2021年9月18日上午,安徽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副校长许钒出席安徽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班开班典礼,并讲话。
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举办的所有“西学中”培训开班典礼上,安徽省卫健委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方正清都要介绍“西学中”的政策背景和重大意义,增强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在组织实施“西学中”培训工作中,安徽中医药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医药的重要论述、指示为根本遵循,作为组织实施“西学中”培训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对“西学中”培训的政治站位。
安徽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班开班典礼
(二)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培训思政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非学历教育培训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在培训中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思政是非学历教育的特色之一。
在“西学中”培训中,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培训思政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展开:
第一,开班典礼。为彰显“西学中”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安徽中医药大学坚持每期“西学中”培训都举行开班典礼。在开班典礼上,安徽省卫健委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方正清都会系统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医药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鼓励学员坚定中医理论自信、中医道路自信、中医疗效自信和中医文化自信。
第二,专题讲座。“西学中”培训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线下授课与专题讲座相结合,邀请学校资深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利用安徽省“南新安、北华佗”的中医药传统和文化资源,在向学员传授中医药知识和诊疗技术的同时,传播“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分享新时代践行“仁心仁术”的体会。每一次专题讲座,对学员而言,不仅是中医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更是心灵的洗礼。
池州市第二期“西学中”培训班专题讲座之一
第三,培训课程思政。安徽中医药大学在非学历教育培训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导,要求所有承担培训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都要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培训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中医药知识和临床技能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层面的精神指引。
(三)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
安徽中医药大学非学历教育培训视质量为生命。在“西学中”培训中,安徽中医药大学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培训流程保证“西学中”培训的质量。
在“西学中”培训工作中,安徽中医药大学依据省卫健委印发的培训大纲设计培训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挑选胜任力高的培训师资,按计划实施培训,严格培训管理,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面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培训效果评估调整、优化“西学中”培训工作。
(四)按照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组织实施培训
中医学是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医药知识,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中医不仅是学医疗技术,更是在学中国传统文化。
在“西学中”培训的组织实施中,安徽中医药大学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按照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设计培训课程,选择培训方式。
1.学习内容的设计
第一,安排学员学习中医的深厚传统文化。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强调,中医药学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整体思维、三因制宜思想以及养生思想等是“西学中”重要教学内容。
第二,学习“大医精诚”的中医价值观。“大医精诚”的中医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属于中医职业胜任力模型中的角色认知、行为动机等核心素质,对于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三,学习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中医和西医属于不同医学体系,各有所长,整体思维、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特点。为培养学员的中医辨治思维能力,安徽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班除2年期“西学中”理论培训课程以外,增加了《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四大经典的讲授内容,突出了学习经典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中医思维。
第四,学习中医理法方药的基本理论。通过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等中医基础学科,夯实学员中医理论基础。
第五,学习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医乃仁术,中医本质上是一种临床诊疗技术,评价“西学中”培训效果的基本依据只能是中医临床疗效。在“西学中”培训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安徽中医药大学把学习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作为“西学中”的核心内容。
2.培训方式的选择
第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理论课学习。为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西学中”培训的影响和缓解“工学矛盾”,学校向“西学中”学员开放学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平台的理论课程资源,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监督学员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学校组织的“西学中”培训的每门课程均安排50%课时的面授教学,通过面对面的教学活动提高理论课程培训的亲和力、感染力和互动性,保证培训效果。
第二,临床实践。根据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的《关于印发安徽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方案的通知》(皖卫中医药发〔2020〕3号)精神,2年期“西学中”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两部分,提高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临床能力是培训的最终目的。根据“西学中”培训大纲要求,每年安排不少于1个月的在三级中医院的临床实践培训。
第三,跟师学习。中医的言传身教从古至今都是学习中医非常重要的方式。安徽中医药大学在组织实施安徽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班培训中,安排了跟师学习的培训方式,遴选安徽省名中医、江淮名医等作为指导老师,通过导师与培养对象双向选择,为每一名培养对象确定一名指导老师,在两年半的跟师学习中向培养对象传授中医临诊经验和技能。
第四,研学活动。安徽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班安排了研学活动,组织培养对象到中西医诊疗特色突出的全国知名综合医院研修学习,让培养对象亲身感受、体验中西医协同的重要作用。
3.以中医临床疗效为导向的培训考核与评估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组织实施“西学中”培训中,定期对学员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注重培训过程考核,考核内容贴近临床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估“指挥棒”的导向功能。
(五)多措并举,保证培训质量
1.遴选优质师资
为保证培训质量,遴选优质师资,建立师资库,授课老师基本都是既从事理论教学,也开展临床诊疗的专家,在面授过程中与学员充分交流。建立培训教师评价淘汰机制,能者上,庸者下。
2.控制培训班人数
为提高参训学员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提升学员学习积极性,每个培训班人数不超过100人。
3.严格培训日常管理
第一,每位学员均建立培训档案,覆盖培训全过程,可追溯。第二,采取签到、签退、钉钉打卡等多种形式严格考勤纪律。第三,线上学习通过安徽中医药大学非学历教育培训平台实现电脑端、手机端时时在线学习,同步记录学习进度。
4.建立培训质量控制体系
省、市卫健委负责学员资格审核、培训过程监督,承担临床教学任务的各三级中医院负责临床实践,安徽中医药大学负责理论学习,三位一体,各司其职,确保培训质量。
5.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以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对培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获得资质证书的培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客观、公正评估培训质量。
6.以人为本,尽心服务
安徽中医药大学“西学中”理论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建立线上培训平台,遴选优质课程供学员学习。每两周把学员线上学习情况导出,发到班级QQ群,督促学习进度慢的学员抓紧时间学习,保证学员在每门课面授开始前能基本完成线上学习,提高线下集中面授的效果。
为解决学员“工学矛盾”,创新服务方式,送教上门,送考核上门,切实减轻学员负担,帮助学员平衡学习与工作、家庭的矛盾。
三、主要经验与社会价值
(一)主要经验
第一,领导重视,提高政治站位;第二,与中医药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第三,重视培训思政,注重价值引导;第四,以中医思维和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第五,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组织实施培训;第六,严格管理,多措并举,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第七,以人为本,尽心服务。
(二)社会价值
“西学中”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国家战略,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学中”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和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维护人民健康、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第五届人工智能“职教百强”院校长高峰论坛将于7月6日-8日在上海举办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7月21-24日在新疆举办
7月28-30日·敦煌|高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课程思政创新设计研修班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