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受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委托,依托上海市高校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向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队伍开展思政工作专题培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加强高校继续教育队伍思政工作能力和育人水平,引导其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自2019年以来,面向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专职教师、专职管理人员共开设14期培训,累计参培457人,录制精品课程26门。形成了以德育教育、传统文化、党史教育为牵引,设计了与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相融合的“四位一体”思政课程培训体系。打造出“思政引导+阶梯定位+红色驱动”的继续教育培训新路径。
6.丰富的线上资源为后期持续性课程学习提供了保障,继续教育队伍提供了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资源保障平台,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上海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专题培训》项目为依托,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项目背景
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中,起着主导关键性作用的是高校继续教育队伍。因此,对高校继续教育队伍开展思政专题培训是深入推进思政工作的必要环节,通过培训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理念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领学生,打牢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受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委托,依托学校思政教育与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从2019年-2021年,连续三年承办《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专题培训》项目,对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培训做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高校继续教育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推动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发展积累了经验。通过三年实践,成功打造出“思政引导、阶梯定位、红色驱动”的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培训新路径。
二、项目实施情况
本项目紧紧依托上海市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集聚了大批专家学者。教师队伍包括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拔尖人才、上海市“社科新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阳光学者等优秀人才。其中,1人入选上海市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 多名教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上海市思政课教学比赛和长三角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获奖。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有效合作保障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坚持立德树人,实施阶梯定位,实现继续教育队伍全覆盖
1.设置培训班情况。培训采用阶梯定位方法,针对不同受众对象,设置培训计划,共设置5种类型培训班。分别是:高校继续教育领导班、高校继续教育任课教师班、学生管理干部班、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班、各高校学习站点管理人员班。
2.制定培训班目标。培训项目是面向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队伍开展培训,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高校继续教育队伍思政工作能力和育人水平,引导其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设计差异化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的受训对象,设计差异化的培训内容。管理干部班注重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方法论的教学;任课教师班侧重于思政教学、课程思政、专业课思政教学、教学技巧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二)遴选师资,挖掘红色资源,制定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培训方案
1.师资遴选。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又邀请上海市思政课改革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一线教学名师和网红教师作为主要授课教师和长期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书记、院长担任沙龙环节点评专家,传授教学经验、授课技巧、分析实战案例和分享最新的政策解读。
2. 挖掘红色资源。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具有大量的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国歌展示馆、陈望道故居、复旦大学国际化教学教室、四行仓库,多伦路文化街等红色基地,运用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网络在线平台等多种教育方式叠加,形成了“思政引导+红色驱动”的继续教育队伍培训新路径。
3.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案设计。根据参训人员特点设定相关课程,不仅注重思政工作政策的解读和剖析,也注重继续教育管理特点和教学实践的展开。制定以党史教育、传统文化学习为牵引,德育教育与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相融合的四位一体教学方案。每期培训班为期三天,主要采用理论知识传授、现场实践教学,学员沙龙和专家现场点评模式。理论授课时间为期两天,现场实践教学和沙龙为期一天。这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让各个培训班学员对自己领域内的工作与思政相结合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的思政工作能力和素质。
(三)发挥信息优势,提高服务水平,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手段
1.培训手段。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下培训工作遇到了较大困难。在上海市终身教育处支持下,邀请部分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专家一起商讨,确立了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开展培训。线上培训主要采用现场直播和网络点播两种方式进行,从而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参训学员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增强了培训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不断的培训尝试,立足成人学习特点,学院通过电信平台成功打造“平台+课程+服务”的终身学习模式。
2.培训服务。学校拥有丰富的培训后勤服务资源:专业的直播教室、课件录制教室、多功能现场授课教室为培训提供专业化、现代化的授课场所。此外,学校多功能餐厅、图书馆小组活动室、各个文化交流中心等也能够为学员提供线下活动交流服务。电信平台课程上线后,学院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解决学员在线上平台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服务好培训班学员,项目组还安排专门人员建立微信群提供咨询服务,对线上线下班学员反馈的问题进行跟踪服务。
三、项目取得的成效和推广价值
由高校继续教育专家、高校课程思政先行者、高校专业教师等共同参与完成的培训方案,将教育政策、高校思政经验、继续教育特点、一线教学经验糅合在一起,为参训人员展现一个更全面的继续教育思政视野。经过三年的精心谋划与实践,确保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和推广价值。
(一)学员对课程培训满意度不断提升
学院在2019年-2021年对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队伍累计举行14期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450余人。2021年举办的三期培训班出勤率均达90%以上,平均满意度达97.3%。由全市高校积极参与的培训,对推动继续教育思政教学、课程思政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有效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构建上海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新蓝图有着积极意义。
(二)“四位一体”的思政课程培训体系可复制可推广
立德树人是继续教育队伍能力提升的根本。项目创新性是以德育教育、传统文化、党史教育为牵引,设计了与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相融合的“四位一体”课程培训体系。培训设计的系列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落地,最终形成了模式成熟、效果稳定、可复制推广、操作性强的培训模式,为上海市继续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培训模式。对推动上海地区、长三角乃至全国继续教育队伍建设培训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政培训课程体系。
(三)专业化、主题式的内容提升了学员后期的履职服务能力
培训内容专业化。涵盖了党的教育方针、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的相关政策、高校学生党建、成人学生思政工作、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方法、专业课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内涵、以课程思政引领高校继续教育品牌建设、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与团队领导力、管理制度设计以及教学技巧等多方面的专业内容。
培训活动主题化。在学员沙龙环节,首次采用训班分组形式进行,培训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并设有一名班长和四名组长,由班长和组长负责培训期间班级相关事宜。四组学员分别围绕拟定主题展开激烈讨论,每组代表在沙龙汇报环节进行统一汇报交流。培训嘉宾对学员发言进行现场点评。培训采用的新颖形式不仅让学员们学到了专业知识,也通过主题研讨促进学员们相互学习和进行充分的业务交流,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让大家受益匪浅,对自身专业素养和思政育人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帮助。
培训学员涵盖了上海市各高校继续教育的领导者、管理人员、高校继续教育任课教师、各高校各个学习站点管理人员等,以点带面,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培训提升了高校继续教育领导干部开展思政工作的理论素养,有助于在顶层设计角度系统性推动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对于参训的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使他们更加透彻的理解了继续教育思政教育的战略意义,提升了一线教师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四)丰富的线上资源为后期持续性课程学习提供了保障
三年来,学院针对高校继续教育队伍思政专题培训共录制26门精品课程。通过学院打造的视频平台共享录制的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培训精品课程,有效拓宽继续教育队伍工作者的培训途经,扩大了思政培训受众面。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库为继续教育队伍提供了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资源保障平台,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四、项目启示
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在总结思政培训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我院提出打造思政培训金课、搭建共享平台、促进队伍专业化的新思考,期望未来的思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可推广性。
一是打造思政培训金课课程。新形势下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将立德树人内化到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各环节。高校继续教育队伍是加强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对高校继续教育队伍开展思政培训是非学历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突破口,打造思政培训金课课程是保证思政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是搭建思政培训共享资源平台。可以与其他高校建立线上思政培训课程联盟,搭建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培训课件资源库共享平台,建设一批内涵更加丰富、实用性强的高校继续教育思政课件,帮助更多的继续教育工作者参加培训学习,扩大思政培训受众面,为建立高校继续教育队伍培训长效机制提供线上平台资源库。
三是促进高校继续教育队伍专业化。为建设一支业务精通、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继续教育队伍,培训应根据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与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者先受教育,有目标性的设置课程内容及研讨主题,形成具有高校继续教育特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加强项目成果运用,辐射到长三角乃至全国,打造上海终身教育管理队伍培训的品牌。
五、结束语
继续教育思政培训的探索与实践是新形势下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总结出“思政引导、阶梯定位、红色驱动”的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培训新路径,为打造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培训高地做出了有效的尝试,推动了全市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重磅日程发布|第五届人工智能“职教百强”院校长论坛将于7月6-8日在上海举办
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7月21-24日在新疆举办
7月28-30日·敦煌|高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课程思政创新设计研修班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