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历培训选题紧扣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系列化的专题培训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在干部培养过程中甘当绿叶,帮助管理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展国内外视野,为后续重要工作的顺利推进和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十几年如一日持续办学,实现选题、招生、培训、总结全周期工作流程规范严谨,井然有序,形成“南京专项”培训品牌。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教育办学背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7年设立函授大学,同年成立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充分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办学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具有南航特色的、全面服务于国家终身教育战略的办学道路,坚持“规范、质量、创新、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学科交叉、产学结合、定制培养的培训模式,为航空、航天、民航系统及地方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开展各层次的培训项目,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二、紧扣地区发展战略,助力江苏“第三次转型”
为了突出服务地区发展的任务主线,学校一直高度关注江苏省、南京市的发展战略,每期专题培训的选题紧密贴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一)开拓创新思维,助力南京创新人才中心建设
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江苏经济在经历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两次重大转型之后,着手开展第三次经济转型,即推进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进而实现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南京市发布了《城市总体规划》,树立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科教与人才中心的城市建设目标。
为了响应省、市发展规划,学校邀请专家,围绕创新发展主题,发掘新课程,编制培训方案。2015年至2018年,学校开办了多期以“创新科技与创新思维”为主题的专题培训班。专题培训的课程包括了组织创新思维和心智模式、新形势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科技成果转化等帮助领导干部加深对政产学研平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了解,提升干部创新思维。
(二)关注转型期社会问题,提升干部应对能力
产业转型带动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转型,在此期间不免显现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领域,也是在广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任务之一。为了引导广大管理干部认识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的战略要求,开设了“转型期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系列专题培训,帮助干部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在这一系列专题培训中,包含了“基层矛盾冲突原因分析及应对”、“社会矛盾冲突与心理危机干预”、“社会治理法律热点难点问题”等课程。培训内容即涵盖了应对矛盾冲突的实战技巧,又包含了心理、法律等更高层次的知识,深受广大领导干部的欢迎。
(三)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服务制造强省战略
2020年6月30日,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这份指导意见重申了智能制造的定位,也强调了智能制造是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活动的大主题。
江苏省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培育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精准发力,加快智慧江苏制造强省建设,积极推动试点示范,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工作统筹推进体系,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2016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到2021年,南京市已经举办了六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学科的优势,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应用”方向,连续多年开展系列专题培训班,向负责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的领导干部宣传制造业对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社会经济的支撑作用和长远影响,介绍国内外制造业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帮助管理干部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掌握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知识,更好的投身于制造强省的改革浪潮之中,众志成城,早日完成省、市战略转型发展任务。
(四)培训选题与时俱进,大力开展自贸区领域专题培训
2020年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揭牌。2020年10月22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娄勤俭提出: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自贸试验区。其中南京片区的功能定位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重点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突破。如何建好自贸试验区、种好改革开放试验田是党和国家摆在江苏(包括南京)全体干部、群众面前的问卷。
2021年6月,学校与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干部进高校培训“自贸区创新发展”专题班。来自南京市职能部门和各区的90名干部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学校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向管理干部介绍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自贸试验区发展现状,分享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历程,讲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研讨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路径。通过本次培训,干部们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好的为后续的事业发展把握方向。
三、系列专题培训带来的启示
(一)助力地区发展,彰显高校服务社会职能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非学历教育是高校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高校,一直高度关注江苏省、南京市的发展需求,致力于为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以地区发展战略为着眼点,为广大管理干部提供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既用实际行动响应了地区发展战略,又提升了高校的社会声誉度,彰显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发挥特色优势,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南航将自身的发展路线确定为“一个中心,五路并举”,即: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中心,走强化特色之路,走人才强校之路,走创新驱动之路,走深度开放之路,走文化引领之路。强化特色已成为南航发展的主旋律。建设好一流的特色学科,更要用好这些一流的资源和平台。以专题培训的形式向社会展示学校特色学科的学术水平,是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坚守平凡岗位,甘做干部成长的绿叶
从2009年首次举办南京市委领导干部高校专题培训班至今,学校已经在这条路上坚守了十三年。十三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市委组织部搭建的平台,通过四十余期的专题培训,让近四千名领导干部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抽身,重新回到高校,沐浴在知识的阳光中,更新理念,沉淀知识。
学校负责非学历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年年,一期期,上到关注发展战略、研讨培训选题、制订教学方案、邀请名师专家,下到组织报名、考勤考核、安排食宿,事无巨细,每个工作环节都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汗水。每次迎来新学员,欢送老学员。变化的是学员的面孔,不变的是日新月异的专题、高水平的教学和认真周到的服务。每期培训结束,学校都会本着“止于至善”的态度,对培训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防范措施,争取下一次做到更好。学员们的一声声感谢和一份份满意的培训测评问卷就是对工作人员最好的回报。
路漫漫,其修远。南航人将一如既往的坚持高标准选题、严要求培训的工作风格,做知识和正能量的传播者,做干部成长路上的一片绿叶。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7月28-30日·敦煌|高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课程思政创新设计研修班
8月19-21日·雄安|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8月19-21日在雄安举办!
8.19-23 •北京 | 高校虚拟现实/ChatGPT/AI虚拟人/数字孪生最新技术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将在北京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