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课程门类丰富,培训逻辑清晰。
一、培训背景
“十三五”时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教育、民政等9部门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规划要求全面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并强调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家庭教育正式进入法治时代,同时也是对教育部“双减”政策的呼应,促进法条款中明确规定高等院校对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相关人员培训的重要职责。同年,教育部等11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 (2021—2025年)》中指出,要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增加各类家庭教育指导阵地数量,促进家庭教育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人社部也在2022年6月将“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为18个新职业之一,明确了其定义与工作内容,彰显着国家对大力发展家庭教育行业的决心,以及社会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重大需求。
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院校,为响应国家政策对家庭教育专业建设的要求,成立了家庭建设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将家庭教育的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打造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家庭教育专业平台,完善家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与师资队伍,联合四川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推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承担与家庭教育指导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及管理,家庭教育指导项目的推进与活动策划,以及个案指导与咨询工作,打造四川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的培训品牌。
二、培训实施
(一)培训理念
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我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就是帮助家长如何更好的教育子女;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与大教育的理念一致,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尽管每个孩子都大致遵循发展的基本规律,但由于每个家庭的背景、家族遗传、父母受教育程度、育儿期望、教养方式和教养压力很不一样,导致了儿童发展巨大的个体差异性,教育必须尊重及了解这种差异性,因此对儿童发展现状的科学评估需要走在教育指导及建议之前,家庭教育指导师就是要理解并结合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与差异性,向不同的家庭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孩子的心理水平,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应基于心理学学科体系,重点在于培养指导师对“人”的了解与把握,借助心理学的观点理论、研究范式、技能方法,使家庭教育指导师具备“出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预防发生”的思维模式,同时训练其全方位、多角度的看“人”视角,给指导师戴上一副全面看问题的“眼镜”。
(二)培训体系
1.专业知识
(1)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
科学的儿童教育观:系统讲解教育的本质与目标,以及教育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帮助家长深入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和技巧奠定认知基础。包括:家庭功能与家长角色定位、家庭教育误区、家庭中关于儿童发展的不利因子与保护因子。
科学的儿童发展观:通过讲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差异及原因,帮助家长梳理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重心,深入理解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有效避免教育功利主义和拔苗助长行为。包括:儿童认知发展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正确认识孩子的与众不同(多元智能理论及教育启示);情商、社会性与道德的关系与区别(人格的本质与内涵);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吗(心理健康的本质);习惯是如何养成的(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拔苗助长与发展的关键期等。
家庭教育研究方法:如何获得可靠的教育知识,让家长免交智商税。包括:如何区分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评估儿童发展的有效指标与方法;如何判断某个教育产品是否有效?教育星座、属相能否准确地预测孩子的未来?“好”孩子与“坏”孩子?
(2)儿童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
聚焦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有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大多数问题具有阶段特征,或者需要根据儿童处所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因此需要根据学龄段进行区分,具体而言,在面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在内容和指导方法上会有所不同。
包括:如何把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动机);性教育(包括儿童期的性教育和青春期的性教育);如何预防孩子网络成瘾;基础认知能力的培养与促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与创造、学习策略与方法);如何培养受欢迎的高情商儿童;中高考指导与孩子生涯规划;代沟与叛逆;越轨行为的预防与矫正等(攻击、偷盗、撒谎);如何协调大宝和二宝的关系等。
(3)指导师的自我成长与家庭功能建设
指导师需要与家庭共同成长,需要不断对自我的观念、性格和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如情绪控制、如何与家庭沟通(沟通能力与技巧;对抗、妥协还是对话)、自我感知和意识等,也包括特殊家庭关系的处理(单亲、离异、隔代抚养)。
2.专业能力
(1)指导师的基本素养与道德。
(2)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质量的诊断与评估能力。
(3)沟通能力,包括与儿童、家长、社区、学校的沟通。
(4)共情、尊重与包容。
(5)自我认识与反思,包括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角色定位与个人素养的认识与反思,以及对方法效果的评估等。
(三)培训形式
培训采用初级学习班、中级讲师班及高级导师班的进阶形式:
1.初级学习班强调理论的系统学习,采用“3+3+3”的形式,一年内集中9天的面授课程,共72学时,以专家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以及主题研讨为主,提高其专业知识。
2.中级讲师班筛选初级学习班中的30%优秀学员,并采用导师制形式,以具体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活动设计、家庭指导与咨询实务的强化为主,基于专业知识,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最终以是否能够独立完成课堂教学与团体活动,或由专业人员评估其咨询技术为标准。
3.高级导师班以专家评审标准及社会服务标准来评判获取证书的资格,学员需以独立完成大型公益讲座或组织公益活动的时长或次数完成考核,并根据效果对其专业度与指导能力进行评价,取得导师资格的学员将进入四川师范大学家庭教育专业师资库。
(四)课程大纲
第一阶段 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
1.家庭教育的本质
2.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习的本质与促进
4.家庭教育研究方法
5.家庭环境中的保护因子与威胁因子
6.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阶段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1.儿童青少年学习动机激发
2.儿童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
3.家庭动力及自我意识的发展
4.家谱图的原理及应用
5.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干预与治疗(一)
6.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干预与治疗(二)
第三阶段 家长和指导师的自我成长
1.指导师的基本素养
2.儿童发展与家庭背景的科学评估
3.心理与家庭咨询的一般技术
4.家庭教育中的行为矫正技术
5.如何组织高效的家庭会谈
6.如何把握教育的度
三、培训成效
学院自2021年12月联合四川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启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三期培训班,合计100多名学员接受了专业的指导与训练。学院在探索中前进,不断优化与调整培养方案,努力完善培训体系,切实做到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并采取以点覆面的工作模式,由四川师范大学的扎根,作为起点,不断向省内其它地市州进行专业输送,现已与成都市新津区、乐山市、达州市、眉山市等地达成合作共识,力求家庭教育人才培养的枝叶能够覆盖全省,以期提升我省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目前,“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以得到学校与各级教育部门的一致肯定,以及对学员回访的高度认可,从上级部门到参培学员,对本项目的专业度、理论度、实操度及系统度都表示认同与赞赏。
四、培训启示
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联合培训,是培训优势与专业优势结合的有效尝试,也是建立校内合作人才共育模式的一次成功案例。四川师范大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实际行动展现四川师范大学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决心,进一步推动我省家庭教育服务的开展,以期培养更多的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投入一线工作当中,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服务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7月28-30日·敦煌|高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课程思政创新设计研修班
8月19-21日·雄安|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8月19-21日在雄安举办!
8.19-23 •北京 | 高校虚拟现实/ChatGPT/AI虚拟人/数字孪生最新技术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将在北京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