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以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项目为载体,调研海南军转干部所需,依托海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创新继续教育办学。构建“模式创新、以人为本、能力补偿、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具有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军转干部培训体系。运用场域理论和人的生命历程理论,探索开发退役军人人力资源,赋予能力补偿教育,实现军地人才高质量转型发展。扩大实践运用范畴,进一步丰富以能力为核心的继续教育理论,创新退役军人培训举措,彰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样板。
一、案例背景
转业军官既是军队人才,又是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军官转业,场域、职场、职业发生很大变化,其具备的军队职业心态、品德、知识、技能和能力难于满足新职场、新岗位的任职要求。有效开展军转干部培训,探索军队人才向地方人才转型,成为新时代军转安置工作的重大课题之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退役军人的保障工作,先后颁发《关于探索开展军队转业干部进高等学校专项培训的指导意见》(国转联〔2017〕1号)《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退役军人部发〔2018〕26号)《退役军人保障法》,要求加大退役军人职业技能、能力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全方位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新时代,探索开展转业军官进高校培训,优化军转干部人力资本,推进党政干部人才培育,既是有效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满足广大军转干部学历提升需求,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促进军转干部顺利实现从军队到地方转变的有效举措;更是高效优化自由贸易港各级党政干部人才结构的强力保障。
二、项目实施
海南省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项目自2018年开始实施,军转干部根据个人意愿和工作岗位自愿报名,融入到本科专业教学班级,按其教学计划跟班学习一年。2021年,海南大学认真调研海南省2018——2021年军转干部现状及各省关于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项目经验做法,在巩固现有做法基础上,充分依托学校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把握新时代转业军官教育培训的新特点、新内涵、新规律、新载体,提出2021年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坚持“模式创新、以人为本、能力补偿、转型发展”的特色,探索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具有新时代海南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军队人才培训体系。
(一)摸清现状,有的放矢
海南每年安置军转干部300人左右,2018—2021年共安置1042人。从安置工作单位性质分析,各级党政机关占90%,参公单位9%,企事业单位1%;军转干部成为自由贸易港建设党政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从年龄结构分析,74.48%为39岁及以下,25.42%为40岁以上;军转干部呈现年轻化,依据人的生命历程理论,年轻的军转干部将步入新的职业成长阶段。从学历能力分析,硕士研究生以上占7.99%,本科占71.97%,大学专科占16.69%,中专及以下占3.35%;军转干部在役期间,全面接受部队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军事资本。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高、资本不断升级,军转干部原有的军事资本和知识结构难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随着转业军官安置人员增多、职场转变,人力资源开发和增值成为军转干部能力建设的主要问题;军转干部学历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成为干部能力建设、优化人才结构的首要任务。
(二)双向选拔,按需送学
学员选拔,个人自愿,岗位需要,优中选优。一是自下而上的自愿申请。军转干部依据学历、能力需求,提出个人申请,地方及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优先选派优秀人员和岗位需求人才学习,实现从军队人才向海南自贸港建设人才转型。二是自上而下的按需审核。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依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地区产业需求,按照单位、岗位、个人三结合,按需审核,选优送学。
(三)场域转换,能力补偿
军队场域的独特性,形成军队干部所具备的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一性。现役干部从军队转业地方,场域、资本发生很大变化。军队场域和社会场域不关联,需要重新建构转业军官新场域下的能力资本。依照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新时代社会需求,将其管理人才所具备能力资本划分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军转干部转入新场域,结合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需要打破原有的能力资本结构,对接“退役军人人才库—岗位需求信息库—知识技能培训和教育库”的架构,开展能力补偿教育,提升转业军官人力资本价值,推进军转干部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积累,实现新旧职业角色的华丽蜕变,实现从部队到地方角色转变,达到能岗匹配。
1.军转干部学员共享校内资源参加各类运动会和拓展活动写实
(四)一人一案,因才施教
班级设专人管理,依据军转干部个性化的知识能力机构和学习需求,加强学员沟通,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及时跟踪学习,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员学习积极性。一是指导学员制定行业专业学习。根据学员从事司法、旅游、财税系统工作性质,指导学员制定行业专项学习计划,联合法学院、旅游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和经济学院,充分结合行业工作特点和培训要求组织实施。二是指导学员制定学历提升计划。根据学员学历提升需求,指导学员制定辅导计划,探索开展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换。该班有4名学员积极报考硕士研究生,1名学员被海南大学MPA专业录取。三是积极融入学术学习氛围。为了更好地提供高端专题学习,军转干部学员全部融入一年级研究生班,积极与研究生共同探索学习,扩宽知识面,形成良好学术氛围。四是开展专题研究。学员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本单位岗位工作实际,提出研究课题和计划,老师给予指导,撰写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结业论文。
2.军转干部学员参加现场教学及实践活动写实
(五)创新发展,优化课程
根据军转干部的知识结构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开设基础能力模块、核心能力模块和关键能力模块课程,实践课程,专题报告会等,创新军转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一是提升基础能力建设,开设日常英语交际、应用文写作基础课程。二是提升核心能力建设,开设涉及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法律、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三是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业岗位需求,提升各领域各行业关键能力建设,实行融入专业研究生班学习专业课。四是提升综合能力素养,免费开放校内各类型专题报告会、专题学术讲座和高级工商管理高端讲座。
3.军转干部学员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写实
(六)创新教学,突出实践
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具有很强目的性、专业性和特定性。开展转业军官培训应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能力教学。一是创新师生交互教学模式。课堂导入学员实际工作情境,由学员结合知识点讲解,教师进行点评讲解的交互教学,实现工学结合。二是开展综合能力提升的拓展教学。通过团体拓展活动,寄教于乐,加强学员组织管理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开展特色现场教学。结合热带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南海维权和自由贸易港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学员到海口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区、美丽乡村沙美村、潭门海上民兵连、南海博物馆、复兴城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开展现场教学。学员参观园区建设,聆听民兵讲南海维权故事,了解海南热带高效农业、自由贸易港园区、新农村建设经验,老师学员共同探讨,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员的调研能力、决策能力。四是创新学徒制教学。专业导师带领学员,融入学员工作领域,从工作中探寻学术问题,指导学员开展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
4.军转干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写实
三、项目成效
2021年海南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学校采取集中授课+融入一年级研究生班带薪脱产学习一年,学校全要素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创新继续教育办学,得到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军转干部接收单位一致好评,学员的高度认可,增强了军转干部的发展后劲,很好地解决了军转安置与自由贸易港建设人才需求衔接问题,有效解决“供”和“需”的矛盾,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初步构建“以人为本、能力补偿、转型发展”的多模式、多层次、多元化、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军地人才相衔接的培训体系。进一步丰富了退役军人培训模式,为各地开展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提供借鉴。
二是学员学业优良,实现学历教育再提升。学员按要求修完学分结业,大部分学员课程学习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张扬等2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曹建伟等6为学员被评为优秀党员,童贵平等2名学员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张曦等21名学员评为优秀学员。童贵平实现硕士研究生深造学习梦想,被海南大学MPA专业录取。
5.军转干部学员结业合影
三是学员结业,勇于担当,建功自由贸易港建设。学员结业,洽逢海南“0801”新冠疫情爆发,全体学员主动请缨,奔赴三亚、陵水、乐东、儋州、万宁等战场,争做最美逆行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抗疫前线,展现军转干部良好风范,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近期,又获悉,有3名学员得到各级组织委以重任,晋升到新的领导岗位。
6.学员主动请缨参加海南0801新冠疫情防控志愿者纪实
四、项目启示
海南退役军人存量大,每年又将增加大量新的现役军人退役,探索做好军地人才转型发展,开发退役军人优势资源,依然是新时代自由贸易港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的主要任务。
海南大学将与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积极探索,借鉴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成功经验,充分依托海南各层次的教育资源,借助海南知名企业,组建退役军人教育联盟。
一是按照统筹协调、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退役军人由军事人才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转变,合力打造高质量、有内涵、分层级的退役军人培训行业品牌。
二是提升退役军人学历教育。探索开展退役军人本科、研究生专项单招计划,工学结合;赋予政策倾斜,经费支持,精准施策,高效实施。
三是加大探索政校企合作,构建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贯通框架,探索构建退役军人终身教育体系和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具有新时代海南特色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更好地让退役军人科学认识自身价值、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努力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8月19-21日·雄安|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8月19-21日在雄安举办!
8.19-23 •北京 | 高校虚拟现实/ChatGPT/AI虚拟人/数字孪生最新技术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将在北京举办
8.21-23•大连 | 高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课程思政创新设计研修班将于8月21-23日在大连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