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电子科技大学)秉承学校办学特色,积极研究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院校教师需求,进行深度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形成“注重学科优势、聚焦电子信息;注重理实一体、紧扣职教特色;注重教研结合、助推职业发展;注重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创新课程体系、更新教师理念;注重模式创新、赋能培训活力;注重考核评价、紧盯培训质量;注重校企合作、契合社会需求”的特色鲜明、符合职教师资培养规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职业教育基地培训的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于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基地以国家相关利好政策为契机,依托学校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学科优势,立足人才培养本职工作,将精准化的管理方式融入培训的全过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需求为出发点,在培训方案、授课师资、培训实施过程、培训效果评价、跟踪指导、回访等各个环节精准对焦,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体系。“十三五”期间,基地开展职教师资培训3350余人次;2021年开设培训班33个,培训人数1258人。
基地培训工作因理念先进、方案科学、安排周密、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呈现出听课认真、讨论热烈和积极动手操作的良好局面,受到了广大学员及学员单位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学员综合好评率普遍达到90%以上。同时与天津市、江苏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等近20个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中,2018-2021年四川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多次组织各省职教师资培训机构的培训者到学校参观,听取基地建设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地经验引起培训同行的强烈反响。
二、基地培训特色优势
基地秉承学校办学特色,积极研究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院校教师需求,进行深度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形成特色鲜明、符合职教师资培养规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注重学科优势、聚焦电子信息。基地依托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强化师资队伍、改良实训环境、优化实训教材、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线上教学模式、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等措施,加快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培训平台。
图1在线课程资源
(2)注重理实一体、紧扣职教特色。培训过程理实一体化,突出职教师资特色。基地从2012开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主要分为师资一体化、教材一体化和教学环境一体化三个方面。进过近年来的努力,目前凡是专业技术类课程,均能够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目前拥有理实一体化课程资源100余门。
图2学员进行创客教育实训
(3)注重教研结合、助推职业发展。基地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优势,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研究活动,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致力于职教领域的科学研究和课程体系建设。基地坚持“服务社会与科学研究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基地的科研项目,提升学员的教科研水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拓宽了空间。例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参训学员张俊翔老师,通过培训积极参与各项教改科研工作,顺利结题2项课题,同时带领学生参加的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并入选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组裁判。
(4)注重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基地高度注重学员师德师风修养的培养、教师心理压力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教师传统文化体验培养以及教师管理与沟通能力的培养,除启用名师开设专门的上述课程外,还委派专职思政辅导员担任班主任,把上述课程融入日常管理,促进学员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基地还注重意识的培养,通过训后建立校友会等方式增强学员归属感。
图3 学员团队建设
(5)创新课程体系、更新教师理念。培训中引入创客教育、微课技术、虚拟现实教育技术等新课程,打破传统教育桎梏,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引导参训教师从职业院校学生的本质特征出发,探索“激发兴趣、任务导向、考核激励、体验成功”路径式的课程开发方法、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实施方法。
(6)注重模式创新、赋能培训活力。基地采用专家面授、专题讲座、分组互动、参与式探讨、后期远程指导相结合,针对不同的课程选用不同的培训模式。广泛引入企业培训中的角色扮演游戏、小组竞争等培训方式,让学员学习寓教于乐的方法,体验寓学于乐的模式。在2018年四川省高职双师型计算机应用培训中,运用这种培训方式,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图4 小组竞争式教学课堂
(7)注重考核评价、紧盯培训质量。基地坚持训前评价、过程评价和训后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训前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用以充分了解学员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根据训前评价结果及时更新完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做到按需施教;过程评价主要包括任课教师及班导师对学员的评价,用以评价学员的学习过程;训后评价包括结业考核、学习总结等,用以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基地的培训质量,同时为后续的跟踪指导提供依据。
(8)注重校企合作、契合社会需求。基地依靠国家和电子科技大学的大量投入,在校内建成了符合职教特色的技能实训平台。同时还注重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建成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与华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四川成工富创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天府协同创新中心、当代教育(武汉)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平台。同时,还与四川省内的中高职院校建立了校校合作办学平台。
三、发展与展望
站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基地积极主动地响应国家和社会的迫切需要,充分体现电子科技大学双一流高校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发挥了基地在整个师资基地建设工作中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为推动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未来,基地将跟随学校学科建设步伐引入更多优势学科开展师资培训,并立足于“互联网+教育”的视野,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以电子信息技术类的强势学科为支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发展线上培训资源,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职教师资培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创新。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8月19-21日·雄安|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将于8月19-21日在雄安举办!
8.19-23 •北京 | 高校虚拟现实/ChatGPT/AI虚拟人/数字孪生最新技术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将在北京举办
8.21-23•大连 | 高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课程思政创新设计研修班将于8月21-23日在大连举办!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