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工作稳步向前
在安徽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及网络园区建设背景下,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自考助学、专升本培训、国际交流合作及老年大学建设工作的开展与成果。
有效使用网络园区平台开展成人教育、社会扩招的在线课程授课,解决了疫情期间的授课矛盾。另外在非学历继续教育、自考助学、专升本培训、国际交流合作及老年大学建设工作的开展及成果的获得。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服务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有关体制机制,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同时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不断拓宽办学空间,探索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对外联合办学工作力度,积极抢占生源市场,先后与省内20多个单位建立了合作交流、合作办学关系,形成了成人教育、自考助学、社会培训、老年大学等多种办学形式并存模式和办学格局。
一、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继续教育实现新作为
近年来,继续教育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理论学习,筑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根基、增强锐意进取的勇气力量,进一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党建活动,在继续教育课程建设中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要求。2021年,继续教育学院与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皖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党建活动。
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晓杰参加学院党史学习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2021年获城院最美教师称号,撰写的理论文章《聚焦职业教育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腾飞》被滁州市政府资料《滁州工作》2021年09期全文刊载。教学秘书孟红军2019年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二、成教工作由无到有,招生数量实现跨越式提升
继续教育学院积极研究探索成人高等教育形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招生工作方案和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圆满完成了成人教育招生计划。招生录取人数由2018年的208人剧增至2021年的2675人,得到了社会和兄弟院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目前,学院有成人教育专业7个,截至2023年6月,成人教育在校学生4537人。五年来,学院共培养了成人教育学生7972名。
三、线上教学改革创新,成为省内高职院校典范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疫情的影响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融合时代的来临,继续教育学院与安徽开放大学合作,参与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入驻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选用优质线上教育资源,通过共享数字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课程”、“作业”和“网上答疑”、“模拟考试”等,并结合实际,适当开展集中线下面授,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21年7月,学院在园区平台进行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成教共享课程资源102门,高职扩招共享课程资源134门;成教上线课150门,高职扩招上线208门,总访问量超千万次,视频学习时长合计143.56万小时、效果卓著,多次受到园区简报表扬。《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案例》被省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工作简报(2021年第5期)专题转载,受到全省推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体要求,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委托省教育厅在现有“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基础上,深入开展基于信息化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融合发展与监管服务探索项目。省厅高度重视,制定委托项目实施方案,设立六个方面研究子项目,并列入2019年省教育质量工程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学院与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学院联合开展教育部职成司委托项目子项目“信息化视域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运行模式研究”,并已顺利结题。
2021年,继续教育学院参加省教育厅指导,省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组织编写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指南》,并作为副主编单位,推动继续教育改革成果运用。2020年底,与安徽开放大学合作的《政府引领 高校联动 构建高职扩招线上教学网络园区服务新模式》获得安徽省线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0年12月,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揭牌暨安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党委委员、副校长施向阳出席会议并为学分银行和合作联盟揭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许梅应邀作为高职院校代表发言。
四、自考助学与专升本双轨并行,学生学历提升成效显著
学院为提升办学层次,服务在校专科生提升学历需求,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筹建自考助学服务中心,先后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蚌埠医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会计、产品设计、护理5个专业的自考助学工作,为提升学生学历,提高就业率,扩大学院社会影响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2019年我校自学考试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招收19级、20级、21级、22级共计1890名学生,编为42个班级,聘任42名班主任、一百六十余名任课老师进行班级学生管理及教学管理;每个班级设置教学信息员,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并监督教学计划实施情况。
自学考试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参加6次国考,通过率分别是86.2%、96.4%、93.5%、94.4%、93.4%、89.8%,在全省47个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目前我校自学考试服务中心已助力164名学生取得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另有138名考生课程全部通过,符合申请本科毕业证的条件,为提升我校学生学历、提高毕业学生就业率、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继续教育学院注重普及终身教育理念,多措并举,鼓励指导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取率大幅上升,从2017年的考取5人发展到2022年考取327人。
五、强化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督促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
高职院校开展成人教育、自考助学、社会培训等继续教育工作,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是长期以来制约继续教育工作发展的难题。继续教育学院认真选聘骨干教师承担继续教育教学任务,积极提供平台,鼓励管理人员与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创新,获得了丰硕成果。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许梅2020年获安徽省线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承担了省级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2018jxjygg015)”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任务“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晓杰2020年获安徽省教坛新秀称号,2019年-2021年先后年作为主讲带领团队获得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二等奖,并主持承担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大学语文”项目建设等若干省、院级教科研课题研究;教学秘书孟红军2019年获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课堂教学”赛项一等奖,承担“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数学史概论”项目建设。继续教育学院管理人员副高级职称比例达到75%,院长、副院长均为副教授职称,所聘任的教师几年来均在各自领域获得了若干教育教学奖项,承担多项省、院级教科研项目,管理及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
六、针对新形势新情况,适时开展社会培训
学院社会技能认定工作由无到有,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自2018年以来,在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继续教育学院与市民政局、妇联、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育婴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10个职业工种等级的培训与鉴定,共为行业企业认定人员3610人。
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护理学院建成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省级培养基地和滁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工作站(基地), 在安徽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关于2022年度全省社会评价组织年度工作评估情况的通报》中,我校被评为5星级工作单位。
2023上半年共开展了20批次技能认定,培训、认定4013人次,承办2次技能大赛;新增6个技能认定工种,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七、秉承国际化教育发展理念,打开国际合作交流新局面
学院秉承国际化教育发展理念,营造教育对外开放环境,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拓展与海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国际交流合作有效拓展。2018年10月,党委委员、副校长施向阳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许梅在北京参加了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与爱尔兰大使馆联合主办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恳谈会。2018年12月,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副校长陈茂良一行来校交流,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021年7月,党委委员、副校长施向阳,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许梅应邀参加了由安徽财经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延世大学主办,韩国GHC项目中国办公室和安徽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中韩国际职业教育人才合作培养高峰论坛”。三年来,学院与马来西亚砂捞越大学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先后组织2批15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2020年,学院当选为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21年,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许梅获评为安徽省外事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7月,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代表团一行赴马来西亚精英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交流,深化对外合作,逐步摸索开创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促进了学校专业共建、人才培养。
八、创办老年大学,服务老年教育体系发展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老年大学结合学校实际,从无到有,敢于尝试、勇于探索,根据贴近多元化学习需求、贴近不同区域就近学习、贴近学校办学特色的“三贴近”办学要求,注重突出体现老年教育公益性、体现服务乡村振兴、体现校地合作的“三体现”办学特点。一方面,注重基础,立足服务老年群体观念,调研老年学员学习需求,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选取相关院部教学实训场地作为教学活动场所,开设凤阳花鼓、凤画、中医养生等13个课程专业,选聘优秀教师充实师资库,完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主动作为,积极对接街道社区,沟通专业设置、教学点设置、教学管理等工作,开展社区点教学,推行“1+X”办学模式,扩大老年大学覆盖面,推动“一核心多节点”的城乡老年教育新格局建设。
同时我校老年大学重视宣传,安徽日报客户端、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纸质第12版)分别于22年11月24日、11月30日对我校老年大学进行了报道。23年8月16日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安徽教育信息》(暖民心行动专刊)刊登了我校老年大学特色办学经验案例。23年3月17日,校老年大学受邀作为全省唯一高职高专院校代表在《安徽省“十四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培训暨推进“老有所学”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典型交流发言。23年我校老年大学当选“滁州市老年教育示范学校”。
继续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在仅有4名正式编制的情况下,截止目前先后培养了近8000名成人教育学生,助力1527名在校学生参加自考助学,做好了三届近5000名面向社会扩招学生的线上教学管理工作,在成人教育、线上教学、自考助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社会培训、国际合作交流、老年大学等方面打开了新篇章。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4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2024“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发展大会将于6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
第六届人工智能“职教百强”院校长论坛将于7月4日-8日在上海举办
最新日程•7.29-8.2•北京·线下+线上|全国高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数字人/ChatGPT/植物仿真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
关于举办“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全国金属增材制造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发起成员单位邀请函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