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培计划(2022)”——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幼儿园骨干教师班由芜湖市教育局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项目聚焦幼儿教师核心素养,通过开展“集中培训、跟岗研修、入园指导、返岗实践、总结提升”等方式,努力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引领区域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卓越教师。
本次培训采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践导向、任务导向”的培训模式,学员们课题研究、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游戏活动和领域教学的组织、环境创设、园本教研等方面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培训效果得到广大学员和所在学校领导、同事的充分肯定,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一、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训前顶层设计
做实训前调研,确定培训主题,是保证培训成效的关键。我们结合学员的工作实践和发展现状,通过“背景分析——需求调查——目标定位——主题确定”等环节,制定“国培计划”卓越教师培养方案。训前的“需求调查”工作力求做实,我们拟定了“国培计划(2021)”——芜湖市卓越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调研表,在第一年度培训的基础上,询问学员“第二年度在培训内容和形式方面还有什么需求?”“在专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困惑?有哪些方面的需求?”等等。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了学员对培训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第二年度的培训内容在理论研修方面聚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跨学科素养,讲座主题有专业理念与师德模块的“充分观察、读懂儿童、有效支持”;专业知识类的“学前教育改革动态”、“幼儿园课题研究选题及报告撰写”;专业能力类的“基于活动观议追问有效教学”、“家园沟通策略”;跨学科素养类的“徽商与徽商文化”等,这些主题既能提升学员专业素养,又是学员“卓越教师”专业发展中最需要的。在名园跟岗研修方面,聚焦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观摩、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策略、园本教研的内容、形式与策略等,以期切实提高学员实践能力和水平。训前问卷调查,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训前顶层设计,这些做法保证了本年度培训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二、坚持目标导向,提升训中研修质量
首先,明确阶段学习目标,为学员指明具体行动方向。我们利用班会、微信群,交流阶段学习任务和课程设置,使学员了解本年度的培训目标,在思想上形成共识,保持学习步伐一致。
其次,明确学员个人发展目标,为学员自身发展指明方向。我们建立学习共同体,利用网络平台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引导学员走上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专家型的成长之路,真正成为所在区域的幼教“领头羊”。
第三,关注过程管理,实现管理目标。在管理方面,为保证培训质量,我们全程进行跟进指导和质量控制。疫情期间,对学员进行封闭式管理,非必要不请假,非必要不外出。培训期间学员全部按时按量参加培训。规范考勤制度,每半天对学员进行签到考勤。为提高学员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撰写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促进学员的能力提升,如:让学员轮流为每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做主持、总结、撰写新闻稿件等,极大提高了学员课堂听讲、互动、总结、反思能力。此外,每天发放课堂评价问卷,及时了解学员对专家的课堂评价。从学员评价反馈结果可以看出,此次集中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均达到预期目标。
为使学员在集中研修期间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此次培训住宿安排在毗邻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的“麦穗酒店”,确保学员吃、住安全、满意。为保证培训质量,我们全程进行跟进指导和质量控制。
与此同时,疫情防控期间,为持续指导学员,我们采用在线培训的模式,利用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平台,加强与学员的联系,努力让不见面的指导依然有效果。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成效显著。
三、坚持实践导向,强化训后跟踪指导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培训工作始终坚持的原则。一方面,在第二年度的集中研修期间,我们遴选了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培训团队,既有来自高校的理论专家,也有来自一线的实践指导专家。专家的精心授课极大提升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同时,我们要求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切实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
因疫情常态化防控,学员跟岗采用入园指导的方式开展,完成了2次入园指导工作。导师朱立新、陈海燕老师远赴无为市洪巷镇中心幼儿园、全塘镇中心幼儿园开展入园指导,对学员王娟批准立项的市级课题及其他教师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点评和指导。项目首席专家吴玲教授、班主任陈海燕老师来到湾沚区城关幼儿园和机关幼儿园开展入园指导,对学员赵琴的教学活动、洪云青的区域自主游戏故事,以及胡丹丹老师执教的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点评。同时就两所幼儿园的规划、环境布置等展开交流。入园指导,项目团队专家的点拨,让学员们获益良多。建立有效的后续跟踪指导,不仅有利于学员的后续发展,巩固培训效果,还能帮助学员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主动性,促进学员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以实现培训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四、坚持任务导向,获取显著培训成果
培训期间,为提升培训效果,我们采用任务驱动、一体化课程安排的形式,以输出为本,倒逼输入,让学员做到手中有任务,心中有目标。在完成集中研修和跟岗研修后,及时制定和布置返岗实践研修任务,让学员在工作实践中有针对性的自主研修,完成研修任务。
《安徽省“国培计划”项目成果评价办法》下发后,在充分考虑学员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制订了《芜湖市“国培计划”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学前教育)成果产出实施方案》,并要求学员对照《实施方案》,为自己制订成果产出计划,同时对培训者提出相应要求,努力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
2022年,学员们学以致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如学员王娟取得“幼儿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其主持申报的市级课题已获立项,赵琴主持的陶研课题已顺利结题;在优秀自制玩教具评选中赵琴荣获省级一等奖、王娟获市级二等奖、胡缙获市级三等奖;在芜湖市自主游戏比赛中王娟、洪云清分获市级二、三等奖;王娟、赵琴获芜湖市第五届“教坛新星”称号;王娟获芜湖市第八批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称号;胡缙获无为市学前教育优质课评选三等奖,其作品“紧跟时代,终将美好”获安徽省第五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主题征文比赛优秀奖;徐岸春获“无为市教坛新星”、蔡兆莎获“无为市优秀教师”、王彩玲获“无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李静在2022年无为市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课评比中获学前教育学科一等奖;另有多名学员在辅导幼儿绘画作品评选中获奖。上述成绩的获得是学员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此次培训“坚持任务导向”的成效体现。
“四个导向”培训模式的实施,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学员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实践证明,此培训模式极大提升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成长意愿,对于探索新时代教师培训新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一条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相信如果每一位学员都能以研究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就一定能成长为“卓越教师”!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4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将于6月23日在北京召开
第六届人工智能“职教百强”院校长论坛将于7月4日-8日在上海举办
AI大模型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路径与实践研修班将于7月18-21日在北京举办
2024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7月19-22日在敦煌举办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赋能教学创新设计研修班将于7月19-21日在敦煌举办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科研教学能力跃升与场景创新实践高级研修班将于7月21-22日在敦煌举办
全国高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数字人/ChatGPT/植物仿真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将于7月29日-8月2日举办
2024(第十届)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将于10月在京召开,主题:加快教育数智化转型升级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金属增材制造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发起成员单位邀请函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