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22〕2 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线上教学与面授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实现教学的高效率,利用面授教学方式解决线上自学过程中的难点,注重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促进知识内化。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流程的“四步走二贯穿”符合教学规律。“约课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参与线下面授课程,从一定程度解决了现有面授课程到课率低的问题。“翻转课堂”,师生“有备而来”,打破了教学中的“一言堂”,课堂教学精彩不断。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线上线下课堂有效融合,师生密切配合,实施精准教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一、案例背景
继续教育是西南交通大学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彰显学校特色成果、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阵地。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22〕2 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线上教学与面授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实现教学的高效率,利用面授教学方式解决线上自学过程中的难点,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促进知识内化,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春季学期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完成线上部分自学,同时由学院或教学点组织线下面授课程。其中,校本部教学点的面授教学由学院统一组织,全国其他省份教学点也在当地自行组织开展了面授教学。
本次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西南交通大学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有效探索,有效助推了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的提质增效。
二、具体做法
为了做好本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尝试,学校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会同各教学点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勇于创新,设计了“教学过程‘四步走二贯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组织细致入微
1、凝心聚力思创新
为做好教学组织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工作氛围,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学院组织召开教学工作布置会,要求教学点共同扎实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工作,进一步细化学期教学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并重点强调要敢于稳中求新,做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2、统筹规划抓全局
为适应教育部关于线下面授教学的要求,学院组织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提前安排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计划重新一体化统筹规划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重新指定课程教材、梳理更新课件资源、发布课程作业,制定线下面授教学课程表。
(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1、规范教学周期
继续教育学生不同于全日制学生,学习时间讲究“灵活”,大部份学习任务通过平台完成。为了尽可能增加时间上的灵活性,学院重新划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两个学期紧密衔接,减少学生学习中的空窗期,设定春季学期为1月至6月,秋季学期为7月至12月。
2、重构教学流程
混合式教学分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个部分,为了适应成人学生学习特点,将教学流程重构为“四步走二贯穿”,线上教学“三步走”,包括听直播课、点播课件资源、完成课程作业三个部分;线下教学“一步走”,为参加面授课程;“课程答疑”、“学情分析”贯穿学期始终。
线上教学“三步走”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完成,教学过程安排循序渐进。
第一步,创新开展直播导学课程,学期初主讲老师通过雨课堂给学生介绍课程主要内容、学习方法、重难点以及考核方式,是对课程的整体介绍。
第二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登录学习平台点播课件资源,在要求的时间段内自主安排时间完成学习,是对课程知识点全面、详细地讲解。
第三步,坚持边学边练,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完成课程作业,通过习题上手实操,对知识内容反复练习,是对课程知识点的强化与内化。
通过“三步走”,学生对课程知识了然于心,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思考好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到“第四步”。
第四步,开展线下面授教学,面授课运用“翻转课堂”,强化课程重难点,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直接面对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增加学生对学校和教学点的认同感,加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知识认知和情感认知同时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真正满足。
“二贯穿”贯穿整个学期,学院通过讨论区、钉钉群和雨课堂开展贯穿整个学期的课程答疑,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任课教师的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学习过程数据信息化存储,学习参与情况、学习效果实时评价与分析。利用结果数据,开展好日常的督学与促学,也为面授教学课程内容的制定与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3、创新使用“约课制”
成人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往往容易出现虽然安排了面授课程,但真正能到课的学生却不多。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学院采取“约课制”,每门课程在周中和周末开放两个时间段供学生选择,学生提前“约课”确定上课时间,教师根据学生的预约情况实施面授。
通过混合式教学与约课制的结合,真正实现了课程线上、线下灵活安排教学,满足成人学习者的灵活性学习需求。
(三)学习过程严格考核
学院对平时学习严格考核,每门课程的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占40分。其中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面授学习各占20分。线上学习部分由平台自动完成成绩核算;线下面授学习严格考核,应用二维码签到,精准定位学生签到时间和地点,保证学生学习的真实性,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三、主要成效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线上线下课堂有效融合,师生密切配合,实施精准教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一)线上学习积极性高
凭借着学校优质的网上课件资源、一流的师资团队、便捷的信息平台,给学生的线上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90%以上的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参加雨课堂直播,进行自主学习。
(二)线下课程精彩不断
线下面授课程,师生“有备而来”,打破了教学中的“一言堂”,课堂教学精彩不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刘霓老师通过雨课堂联动线上线下两个课堂,线下同学积极发言、不懂就问。线上同学通过雨课堂参与其中,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
《大学英语》课程授课教师用独特的幽默感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兴趣,多种授课方式相结合,根据前期学情分析,发现“写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要求学生现场完成课堂作文,针对学生具体问题进行现场剖析,有的放矢,精准定位学生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英语》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生通过钉钉群提前请求老师教会他们如何“轻松”记忆,于是汪澎老师通过对一个个生动故事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让学生无需死记硬背,听着故事就掌握了知识点,达到了较好的记忆效果。
(三)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充分考虑了成人学生工学矛盾,大部分学习通过线上自主完成,满足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的需求。“约课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参与线下面授课程,从一定程度解决了现有面授课程到课率低的问题。教学流程的“四步走二贯穿”符合教学规律,线上线下相辅相成、有效融合,有效连通“线上”、“线下”两个课堂,教学过程具有整体性,进一步推进了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四、启示
通过春季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在继续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不仅对成人学生是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对从教成人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挑战。
1、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其目标是要实现线上和线下两个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深度融合,给学习者带来整体教学的体验。
2、为适应成人学习特点,教学组织要突出自主性和灵活性,从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3、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下面授课堂主要是通过协作交流来实现知识内化,学生必须从被动听讲转换为主动参与状态,如何营造积极探讨的课堂氛围是保证线下面授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4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AI大模型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路径与实践研修班将于7月18-21日在北京举办
2024高校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7月19-22日在敦煌举办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赋能教学创新设计研修班将于7月19-21日在敦煌举办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科研教学能力跃升与场景创新实践高级研修班将于7月21-22日在敦煌举办
全国高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数字人/ChatGPT/植物仿真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将于7月29日-8月2日举办
2024(第十届)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将于10月在京召开,主题:加快教育数智化转型升级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金属增材制造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发起成员单位邀请函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