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着转型升级机遇。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分析目前面临的现状问题,系统规划顶层设计,通过完善数字化基础建设、建设优质特色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智能化管理、完善全媒体矩阵,提升教学团队数字素养等举措,提出了基于数字化赋能的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路径,希望能对相关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挥电力学科优势,创新发展理念,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了继续教育智慧教学平台,建成一批优质“大电力”学科体系课程,并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数字化教育治理,建设全媒体矩阵、教学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提升,为能源电力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 为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华电实践范式,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供有力支撑,具有较高实践参考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对高校加强数字化建设,实施数字化教育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在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大背景下,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按照国家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转型诉求,重新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心,推进适应学院智慧化综合服务要求的数字化平台,打造校内优质课件生产基地,着力推进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快,加强继续教育智慧平台和数字化基础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质量评价机制,以数字化推动继续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由之路,也是继续教育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径。华北电力大学坚持系统观念,积极适应“数字变革和教育将来”转型要求,着眼“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把握科学方法,全面梳理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全媒体矩阵建设不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适用度不高、课件生产效能低下以及项目培训全流程管理匮乏等4大类问题,系统设计,全局谋划,出台了《继续教育学院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两核、五轴、多区”的智慧继教体系,明确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保障举措,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管理与宏观决策水平,加快促进数字技术与人才培养各环节深度融合;成立信息技术中心,建强人员建设与设备配置,明确目标定位及职能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学院“数字化”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基于调研论证基础上,开发部署了新一代自适应、个性化的“继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适应学院各类项目运营、满足各类数字化场景应用需求。平台包括在线学习系统、作业管理系统、线上考试综合管理系统,支持实时直播及录播课程等,通过对大数据采集、跟踪学习进度、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线上教学空间,推动实现了教学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办学管理智慧化,为电力研修班、学历教育及非学习力培训项目提供平台支持和运营保障。 课程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依托信息中心,建立校内优质课件生产基地,满足学校各类虚实一体化的录播场景等中高端制作需求,实现自助快捷录课、精品录课、直播等多种类型的“智慧”录播方式,全面提升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规模和质量;充分发挥华北电力大学大电力学科特色与优势,构建以能源电力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特色课程体系,以高校专家、企业专家、党政干部为主要力量,采用自主研发、联合共建、购买引进等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了一批有水平、有特色的高质量在线课程资源,满足了教育培训需求;强化校企合作,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目前学院数字课程资源达411门,共计5609课时。通过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教育资源云”,推动各类教学资源的多渠道市场化,进一步提升数字课程资源的转化效益,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全流程一体化生产与发布。华北电力大学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在职成人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大力开展远程教育、线上教育,并结合线下面授、实训、实验等,实施“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岗位实践”、“课堂讲授+现场教学+讨论交流”等教学模式,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立体课堂”,满足广大在职者“随时随地”“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服务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探索校企“订单式”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将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的精准记录、监测预警、智能化监管。随着学习平台功能的开发和完善,充分利用平台技术功能,创新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方式,从原来的纸质化管理为主转向数字化管理,实现招生、教学、考试、学籍、证书等各环节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高办学的智能化水平;健全了非学历在线项目的全流程数字化教学运营,完善了学院在线培训项目运营机制,保证学生的各类数据信息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基于学习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进行全流程质量管理,确保流程规范,实现监管评估工作的数字化、科学化,促进继续教育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现代智能化管理转变,为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提升。通过对网站系统的VI进行重新规划,全面优化了网站的视觉流程与功能分布,实现了文字、图片、颜色、视听等静态和动态资源合理配置。新门户网站遵循用户心理和行为习惯,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突出交互性和易用性,导航清晰简洁;响应式设计满足了各类媒介传播要求,网站后期可扩展性显著增强。新门户网站建设全面提升了学院对外窗口形象。此外,进一步优化了多终端门户网站与微门户应用效能,增强了移动微门户的功能聚合,为全媒体生态下的“华电”继续教育品牌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院教学服务团队的数字化水平,转变理念,掌握数字技能,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技术团队,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华北电力大学学历继续教育持续减量提质,着力举办“少而优、小而精”的学历继续教育,现有在校生3000多人;非学历教育打造华电特色品牌,2023年共开展培训项目103个,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28万余人次;继续教育为能源电力领域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发展终身教育事业、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充分发挥华北电力大学“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构建以能源电力行业需求为导向,创建独具特色的培训项目体系和课程体系。由火力发电、电网培训、清洁能源技术、资质考试、综合管理、国际培训六大类组成的培训项目库体系,构建和升级了包含1000多个培训计划的能源电力行业项目库;创建3个一级维度、23个二级维度的课程体系,包含411门,共计5609课时在线课程资源,实现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新能源发电、太阳能发电、供电、输配电、电力设计、电力制造,整个能源电力全覆盖。(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创建新一批继续教育发展平台。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获“2023最具社会影响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称号;“基于绩效导向的省级电网企业智慧预算管理体系创新与实践”和“‘双擎’目标下的‘四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分获中电联2023年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获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训实施基地;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年)培养基地名单;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能源电力企业家高峰论坛”和“新型能源体系下的虚拟电厂发展论坛”。(四)创建了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初步完成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步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减量提质增效,同时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推进高层次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建设,实现培训品牌化和特色化。同等学历申硕从根本上实现了继续教育学院的转型,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依托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智慧继教取得突破进展,初步完成继续教育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党的二十大为教育变革指明了方向,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破解继续教育高发展的瓶颈,华北电力大学从顶层设计出发,以信息化为突破口,通过完善数字化基础建设,建设优质在线资源、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科学智慧化管理,专业化数字人才培养等,逐渐实现了系统化的继续教育数字转型,继续教育获得高质量发展。但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数字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学院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用信息化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夯实继续教育发展基础,建立健全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体系,完善在线资源建设规范,强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促进学校继续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4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