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项目组通过采用“问诊把脉,精准施培:个性化学习需求调研及课程推送”“聚焦主题,丰富资源:立体化、全覆盖的异步点播课程库建设”“严格管理,促动促优:完善的在线坊主管理及辅助机制”“锚定需求,创新平台:基于学员画像的在线学习平台搭建”“统筹多方,双向协作:项目组与地方管理员的密切配合”等做法,保证大规模远程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一、背景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今年由北京大学承担“国培计划(2022)”——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黔东南州)的具体培训工作。本项目包含3个子项目,分别是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培训、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于2022年12月完成实施,共有10650名教师参加培训,参训率及合格率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该项目以远程在线实施的方式开展,通过分层分类培训,形成“学校管理团队-培训团队-学科骨干教师”三级梯队,参训学员多,角色类型复杂,项目时间长,辐射范围广,为开展高质量的大规模远程培训工作树立了典型。
二、主要做法
(一)问诊把脉,精准施培:个性化学习需求调研及课程推送
依托北京大学教师教育开放平台的调研测评功能,让每一位参训学员完成基于个人学情的训前诊断测评,并由系统平台推送与诊断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供学员选择。保障了每位学员不同的个性化培训方案,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升。
(二)聚焦主题,丰富资源:立体化、全覆盖的异步点播课程库建设
项目为参训学员提供丰富的异步点播课程资源,以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课程内容为主,课程涵盖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4大维度30个微能力的系列课程,同一类信息技术测评点会提供数门课程及不同学科的案例资源,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和兴趣进行有效选课。保障了资源的丰富性,提高了学员选择资源的自由度。
(三)严格管理,促动促优:完善的在线坊主管理及辅助机制
远程在线项目注重坊主对学员的引领、带动、陪伴及组织管理,注重坊主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和督促学员按时参与学习活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引领和带动学员共同建设一个优质的教研平台,形成一个可持续常态化的工作交流空间,坊主是培训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因子。因此,从培训开始前的坊主遴选工作到培训过程中的引导、监督、激励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1.坊主的遴选与培养
在培训开始前,由黔东南州教育局提供坊主名单,项目组选择其中在中级职称以上、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信息技术水平良好的且年龄不超过50岁,并与准坊主们进行一一沟通,确认准坊主承担工作意愿以及个人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后,邀请加入准坊主工作群。
由项目负责人对所有的准坊主进行项目解读、平台操作、坊主任务说明及解答等内容的在线培训,并对准坊主们的学习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予以劝退。对考核合格、工作态度积极的,聘为全员培训中的工作坊坊主,并在全程培训工作中,由项目负责人、培训专家予以指导与培养。
2.坊主的组织与管理
为保证每个工作坊活动的顺利开展,每个坊主需要清楚各培训阶段的具体任务及工作要点。在项目组的组织、管理及监督下,项目组选聘具有十余年丰富远程教学及辅导经验的本省的研修助理,负责日常工作坊坊主的在线指导工作。研修助理分阶段提醒坊主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每日提醒坊主的工作进程,及时解答每一位坊主的疑问,观察每一个坊的工作情况,做到一对一问题解决,提高了坊主管理效率及问题解决效率。
3. 坊主的评价与监督
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推动学习者参训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可以促进坊主高质量地开展教学,进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本项目中,对坊主的评价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评价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考核内容包括考察坊主对学科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生成性资源筛选质量、与学习者研修交流的质量、研修成果评价质量、对学习问题的梳理及反馈质量、教学公告发布质量、研修总结质量等,定性考核由北大项目负责人及教学助理进行考核;定量考核是对坊主在教学平台完成各项任务的客观数据记录进行评估。
(四)锚定需求,创新平台:基于学员画像的在线学习平台搭建
为更好地服务参训学员,项目面向学员提供三级教学支持服务,包含教学专家、项目教学(项目负责人和班主任)和技术支持三级角色的支持服务。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新要求,在往年培训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质增效,项目组为本次远程培训项目定制了专业的培训平台——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为了保证培训理念和培训设计能在新平台上顺利开展,在项目开始前的三个月,对新平台进行测试及改进工作。在模拟项目中测试角色功能、课程设置、活动设置、评价设置等。经过数次新平台测试、磨合、改进,不断地完善平台功能,逐渐调整和完善培训设计方案。将测试、改进后的教学平台在数据采集及学习提醒等方面提供较多的使用体验。为保证远程同步及异步教学的跟踪提供了支付,在学员学习的每30分钟平台会自动提示确认继续学习,如果没有点确认键,平台会默认为该学员没有参与培训,不计入学时,平台功能的完善,很好地保证了学员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统筹多方,双向协作:项目组与地方管理员的密切配合
在项目实施前、实施中以及实施结束的全过程中,北大项目组与黔东南州各级管理员在学员及坊主选派、学员上线提醒、学员补学提醒等方面进行了密切的配合。项目组将每一天的16个市县的学情进行汇报并沟通,州县管理员很及时响应项目组的各项工作。在州管理员的协助下,本项目原计划安排1月的在线学习时长,调整到近2个月,保证了每位学员充分补学,实现了培训的合格率100%,得到了学员及坊主们的积极响应,极大地保障了项目有序顺利实施。
三、创新举措
在大规模远程培训中安排了在线直播课程,以便学员可以实时在线与专家交流、解答关键典型问题。“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培训项目”是以异步在线培训为主的,为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北京大学设计并安排了三期同步在线直播课,为学员与信息技术专家提供了直接对话与交流的机会。为此,北京大学开通4个腾讯企业版会议室,可同时容纳8000人在线,并邀请了大学、中学以及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专家进行在线授课及体学员。
项目组在培训中期,连续三周分别邀请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江教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李冬梅老师,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欧凤云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开展在线直播课。从高校信息技术专家、教师进修校学科教研员以及中学一线教师的角度,分别围绕着“在线学习与互动式教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讲授,同时给不能及时观看直播的老师提供了回看和再学习的回放视频。在直播课结束后,专家在线与学员交流并解答一些典型问题,为远程异步培训增加了趣味性及真实性。
四、实施成效
为了在培训后给地方留下一批可借鉴、可使用、可延续的研究及资源,并让参训学员学有所获,每位学员都能形成个人的研修成果,项目组在各个研修阶段中都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作业,鼓励创新创造,挑战难度,激发热情。要求学员结合信息技术能力测试,选择信息技术相应的微能力点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并结合该微能力点做教学设计,提交设计并制作的能力资源(微课、教学课件、动画作品、视频片段等),这些是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及成果:
1.微能力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及优质资源
通过参与微能力点相关的“教学设计”“优质资源共享”“互评与自评”三个环节开展研修活动,并将打磨过的教学设计和优质资源在学习平台上分享,由学员之间学习并互评,由坊主撰写评语和评分,并对优秀作品进行推荐,既形成了每位学员的研修成果,也使优秀的成果成为同行之间相互学习的宝贵资源。
2.高质量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
本次培训中最重要的培训成果是由三十余所学校及地区教育局,分组设计了35份高质量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在项目实施前,对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项目中的参训校长提出要求,要求以学校为单位准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并在项目实施过中,通过信息技术2.0项目办专家对《能力提升工程2.0》方案及文件精神进行解读,并通过项目办专家以及一线中学的信息技术专家的授课以及案例讲解,详细地报告并细致的指导各学校团队,如何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在学习完相关课程,并与专家团队进行在线沟通后,每个学校团队均完成各自的方案。
每一份规划方案都得到了专家的一对一的点评,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方案修改意见。各校团队成员与专家在线充分交流,在专家点评与指导下重新修改并提交了各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最终形成了35份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可持续研究及实践的各学校规划方案。
五、典型经验
大规模远程培训项目能够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需要在项目设计与组织、专家聘请与指导、培训者培训及管理、教学资源提供与分享、教学活动设计与成果收集、教学平台功能完善与数据监测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地设计,使项目切合学员学情、切合项目主题、切合教学目标,并能够有效落地实施。此外,项目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密切的、积极的沟通与配合,这也是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组织及制度的保障。
六、推广价值
培训结束后项目组向全体学员发放了在线调研问卷,有3063份有效问卷。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达96.7%;在参加培训后有93.3%的学员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有提升或有较大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对本次培训的内容设计及学习成果的满意度达98.4%及96.3%。对北京大学师资团队及北京大学服务团队的总体感受满意度均达到了97.3%;对坊主的在线学习指导的满意度达97%。本期学员目前学习状态,能够做到经常主动性学习与偶尔会主动学习的比例达79.6%,显示出贵州黔东南州的一线教师群体是能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的,具有较高学习热情的。
基于远程学习平台的信息技术的培训项目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技能学习和训练, 为开展高质量的大规模远程培训提供了样板。通过在线开展大规模远程培训,可以更大范围的将更多的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的乡村教师,为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等的迅速传播提供了稳定的支持,为乡村教师与优秀的全国教育同行进行实时交流提供了平台与更多的机会。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2024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近期活动链接
诚邀参会|2024百度云智大会及云智教育论坛(9月25日•北京)
重磅日程发布|首届全国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将于9月26-27日在重庆召开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深度解读与备赛指导集训营将于9月28-29日上海+线上举办
全国金属增材制造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将于10月19日在天津召开
关于开展“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关注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